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抚养权 > 私生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私生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时间:2022-08-03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1186
两岁以下是母亲会获得监护权。两岁以上条件较好的一方优先。对十岁以上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应当考虑其本人意见。对于私生子来说,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法的,但这些孩子是无辜的,所以法律也保护了利益。关于私生孩子抚养权怎么判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私生孩子抚养权的判定原则

第一原则: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负担

对于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承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

第二原则:两周岁以下子女的生活安排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然而,如果母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父方可以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1)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使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 母方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3) 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方生活。

第三原则: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安排

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父方和母方都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以下情形:

(1) 一方因绝育手术或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2) 子女已经较长时间随一方生活,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3) 一方没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4) 父方和母方具备基本相同的抚养子女条件,但子女已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单独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能力帮助照顾子女;

(5)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

第四原则:父母协议的特殊情况

如果父母双方协议让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且这种安排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可以被允许。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仍然是双方的子女。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确定方法

第一方法:有固定收入的情况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抚育费一般可以按照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支付。

第二方法:负担多个子女抚育费的情况

对于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人,可以适当提高比例,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第三方法:无固定收入的情况

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人,抚育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来确定。

解除同居关系后的抚养费处理

当父母解除同居关系后,即使是非婚生子女,在未成年时仍需要处理孩子的抚养问题。无论是抚养权的处理还是抚养费的计算,与婚生子女的情况是相同的。判定孩子是否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长,通常会给予获得监护权的一方更多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怀孕期间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怀孕期间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问题。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确定标准时需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抚养费一般支付至子女十八周岁,具体数额可根据子女需求、父母固定收入的比例或当地平均收入水平来计算。

  • 诉讼请求书

    离婚诉讼中的各项请求,包括判决离婚、孩子抚养及抚养费承担、对方抚养时的探望权、财产分割、经济帮助和损害赔偿等。文章还提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符合法定离婚情形。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原告应做好的准备,如咨询律师、保存有效证件和财产凭

  • 未婚妈妈不给孩子抚养费的处理方法

    未婚妈妈在非婚生子后所面临的问题。若男方符合条件但仍未办理结婚证,需缴纳社会抚养费并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若对方不支付抚养费,女方可提起诉讼并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用,但需提供证据来证明亲子关系。此外,未婚生子的孩子可以入户,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即使未婚,父母

  • 妹妹离婚案件中的争议与纠纷

    妹妹离婚案件中引发的争议和纠纷。案件背景为妹妹和妹夫离婚后,孩子被判给妹妹,但抚养费问题引发上诉。期间发生偷走孩子和争执伤人事件。经过二审,孩子仍判给妹妹,但外公纠缠公安局法制科要求处理当事人。解决方案包括调解和诉讼,可起诉他侵犯监护权。相关法律知识

  • 孩子抚养费的确定标准
  •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能共同拥有吗
  • 导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