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3)未到法定婚龄。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分别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1、无效婚姻溯及力,《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可见法律对无效婚姻采取了溯及既往的立法原则。2、当事人是否具有夫妻关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简单地规定:“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3、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4、父母子女关系,婚姻被确认无效后,对当事人所生的子女,享有法律规定的关于父母子女的权利。双方当事人均有抚养、教育子女、承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义务。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享有探望权。
无效婚姻的定义及其类型。无效婚姻指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男女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类型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婚后尚未治愈以及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等。
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受理机关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后由婚姻登记机关记录。对于无效婚姻,不产生配偶身份,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需协商或法院裁定,同时涉及法律后果如刑事责任等。
(一)未达法定婚龄而登记结婚的,适用无效婚姻的规定。有权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为婚姻当事人及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请求权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只能在婚姻当事人一方未到法定婚龄之前提出,如果婚姻当事人双方已经达到法定婚龄,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其婚姻
即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婚姻一旦被撤销,则自始无效,这方面的规定与无效婚姻发生的后果是相同的,而且二者都是在依法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时,才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护。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