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通知。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代为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六十五条
1、保护权利,尊重人格。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要依法保护其应有的权利,如自我辩护、核对讯问笔录和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等权利。在其进行自我辩护的陈述时,不要随意打断或妄加指责,要耐心听取并做好笔录。在核对笔录时,对没有阅读能力的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向其宣读,对其指出的错误或遗漏的地方,应认真按其合理意见予以修改或补充;对其拒绝回答确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时,不应再追问。
2、允许有误,及时纠正。当犯罪嫌疑人由于可以理解、合乎逻辑的原因,非故意造成口供与其他证据不相符时,要弄清其认识、记忆发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其重新进行正确的回忆和客观全面的认识,给予其纠正的机会。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其一切都断然否定,更不能用恐吓、斥责、谩骂等侮辱性的言行伤害对方的人格尊严。
3、用语规范,讯问灵活。讯问应以对法律负责的态度提出问题,用语要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讯问语言,以便与之沟通,使其接受讯问,予以配合。
关于提讯看守所人犯的限制规定。文章介绍了提讯人员在讯问人犯时必须遵守的证件、人数、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看守所的拒绝提讯义务。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过程,包括侦查人员的人数要求、传唤要求、讯问顺序、讯问时限以及特殊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要求等也进行了详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相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问题。在考验期内,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其监护人应加强管教并配合考察。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如果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无违规行为,期满后人民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无口供是否可以逮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逮捕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以及采取其他方法不能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有逮捕必要。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如果有证据证明其实施了犯罪行为且符合逮捕条件,也可
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从宽处理。刑事和解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双方自愿,并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未成年人和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案件,但不适用于国家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