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需要哪些材料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需要哪些材料

时间:2022-05-17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446
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需要的材料包括1、软件源程序代码(A4纸打印,单面,1份)。2、软件用户手册、操作手册、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任选一种。3、身份证明。4、委托办理文件。5、其他文件。若申请者存在以下情况,需提交以下文件:(1)合作开发——合作开发合同书或合作开发协议书1份A4纸。(2)委托开发——委托开发协议书1份A4纸。(3)下达任务开发——任务书1份A4纸。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需要哪些材料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所需材料

一、软件源程序代码

申请人需提供软件源程序代码的打印件,使用A4纸单面打印,共计60页,每页不少于50行(结果页除外)。前后各连续30页,第60页为模块结束页。每页左侧需留出装订线,右上角需打印或标注页号1-60。若不足60页,需全部提交。

二、软件用户手册等文档

申请人需选择软件用户手册、操作手册、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文档中的任意一种,提供打印件。前后各连续30页,共计60页,每页不少于30行(结果页除外)。第60页为文档结束页。每页左侧需留出装订线,右上角需打印或标注页号1-60。若不足60页,需全部提交。若希望提交多种文档,每增加一种需支付额外的文档费。文档需图文并茂,涵盖软件的各个功能。

三、身份证明

申请人为个人的,需提供身份证明。申请人为单位的,需提供单位的身份证明。

四、委托办理文件

A. 授权委托书:如申请人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需提交授权委托书。

B. 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其他证明文件

若申请者存在以下情况,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

A. 合作开发:提供合作开发合同书或合作开发协议书1份A4纸。

B. 委托开发:提供委托开发协议书1份A4纸。

C. 下达任务开发:提供任务书1份A4纸。

法律依据

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需遵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第九条的规定:

1. 按要求填写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 软件的鉴别材料。

3. 相关的证明文件。

申请软件著作权的好处

1. 宣传软件产品:申请软件著作权可以更好地宣传自己的软件产品,清晰展示著作权归属。

2. 增加软件价值:在软件版权贸易中,著作权登记将使软件的价值倍增。

3. 解决争议:在软件著作权争议发生时,经过登记,著作权人可以更容易地举证说明完成时间和著作权归属。

4. 合法经营和销售:获得软件著作权后,可以在我国境内合法经营或销售该软件产品,并进行出版发行。

5. 软件销售退税:获得软件著作权后,可以享受软件销售退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6. 知识产权证明:软件著作权登记可作为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证明材料,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可以选择自行前往版权局办理或委托机构代办。自行办理需提交补证申请,准备补证材料并递交审查,通过后领取新证书。委托机构办理则通过咨询顾问提交申请,准备资料并提交至版权局审核,一般需要1-2个月完成审核并发放证书。

  •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其中,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行为具有违法性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不正当竞争行为则包括混淆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 职务作品的分类

    职务作品的分类以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其中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特殊职务作品则是单位对外承担责任,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 品牌托管的含义

    品牌托管的概念及其意义。品牌托管是一种经营形式,品牌将部分管理职权委托给特定个人或机构代为管理。托管机构要求具备优势资源,与被托管单位形成互补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品牌托管有助于专业化分工、控制开支、建立激励制度,解决直营管理中的难题,并方便对上下级员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有什么规定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专有许可合同登记申请表解读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填写说明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