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对财产约定的形式有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只要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财产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夫妻的财产约定合法有效,但是除非第三人知道该约定,才能对抗第三人;否则,夫妻财产约定只在婚姻内部产生效力,不对第三人产生效力。
2、 法律依据《民法典》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财产约定合法有效的条件是:
1、约定的主体要合法。约定的主体只能是夫妻双方。约定时,双方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责任能力人。
2、双方意愿表示要合法。双方的意愿应是真实自愿的,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骗、威胁、胁迫等手段,显失公平的约定也不得成立
3、约定内容必须合法。约定内容必须符合法律及社会公共道德,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凡逃避夫妻、父母子女法定义务的约定无效。
4、约定的形式必须合法。约定应以书面方式进行,口头约定如双方承认的也有效。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约定,才能按约定处理。
确认婚姻保证书效力的三个条件,即保证书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文章还针对“净身出户”和“背叛婚姻方不得探望子女、不得做孩子的父(母)亲”等条款进行了解析。最后给出了一份婚姻保证书的范文,内容包括彼此尊重、关心、保护对
关于免除子女抚养义务的相关问题,包括在婚内财产协议中排除子女抚养责任的约定效力及共同承担抚养义务的情况。此外,文章还涉及夫妻间各自承担个人对外债务和免除夫妻间扶助义务的讨论,指出约定应合理且符合法律要求,以保障双方权益。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婚前协议主要是为了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及权利归属,避免离婚或死亡时的争议。在中国,婚前协议并不流行,但国外常见。此外,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形式及法律效力,包括夫妻财产约定。婚前协议内容必须合法,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