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还不足以防止下列社会危险性的情况,应当批准或者决定逮捕:
(1) 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 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二十八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应当签发逮捕证,并立即执行。
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盖章)或按手印。如果被逮捕人拒绝在逮捕证上签字或按手印,应在逮捕证上做出相应注明。
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后,提请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或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
如果在异地进行逮捕,公安机关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到异地执行逮捕时,应携带批准逮捕决定书及其副本、逮捕证、介绍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如果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将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角色与职责。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拥有立案权、侦查权和执行权等。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拥有侦查权、批捕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人民法院则是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二审程
探监证明格式相关内容。文中介绍了户籍居民到某监狱探望收押人员的证明格式,同时提及了相关刑事知识,包括探监的条件、证件要求以及时间规定。证明中需说明探望人员与收押人员的亲属关系,并承诺遵纪守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能
检察院不批捕是否还会被起诉的问题。逮捕不是必然导致起诉的条件,只有当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同时采取其他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时,才应逮捕。不批捕不代表不起诉或法院不会判刑。不起诉的情形包括情节轻微、证据不足等。总体
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逮捕的程序。公安机关在拘留后三日内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将案卷材料和证据移送检察院审查逮捕申请。检察院按照规定的逮捕条件进行审查,并在七天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对检察院的不批捕决定可要求复议或复核。检察院若发现公安侦查活动违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