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因继承发生变化时,其他股东主张依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三款规定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十六条
1、股东优先权的行使是基于公司股东转让其股权而产生,但并非所有股东转让的股权都当然享有优先权。
首先,公司的章程没有对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加以禁止;
其次,只有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才具备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前提;如果股东仅是将股权转让给公司内部的其他股东,则对该股权转让,其他股东无权行使优先权。
再次,股权转让除了协议转让方式外,还有可能因继承、赠与等非交易行为发生股权变动,在此等情形之下,其他股东同样不能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
2、股东优先购买权针对的是公司股权而不是公司资产。
股东优先购买权所对应转让的是股东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其处置主体是股东,其权利基础是股东对其所持股权的处置权。
公司资产的处置主体是公司,公司资产的处置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确定的规则进行。
因此,股东优先购买权针对的是公司股权而不是公司资产。
3、拟受让股权的股东未明确放弃优先购买权。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法律和公司章程赋予股东的一项权利,一旦股东明确表示放弃该权利,该权利即告终止,股东不得再行主张。故此,股东在对是否放弃优先购买权进行表态时应予慎重。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包括股权价值评估困难、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性和股权质押的成立条件等方面。其中需要注意股权价值评估过程中目标公司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机构的选取,还需关注公司章程是否有更高的股权质押规定。同时,股权质押的成立需满足签订股权质押合同
股权收购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调查,特别是对股权结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及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等的审查。同时,还需仔细审查目标公司的章程,关注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在股权收购过程中,受让方应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尽职调查,并将报告作为股权转
股权受让操作中的法律要点。股权受让人在进行股权受让前需要进行公司调查,包括注册合法性、财务审计、权利负担和商业信誉等方面的调查。股权受让分为股东间转让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情况。办理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具有法律意义,对抗第三人,公司有义务办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