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的规定非常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15日后未上诉的判决生效。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没有上诉期,不清楚二审判决何时生效。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即人民法院在审判后另择日期宣布判决,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的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总是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者向其送达。这样,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不同,当事人不能同时签收判决书。在这种情况下,生效日期将从何时开始?
我国法律目前只规定二审判决为生效判决,没有具体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二审判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2、二审判决自宣判之日起生效。;
3、二审判决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那么,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容易引起纠纷。“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时生效做出明确规定,避免争议。”一般从判决送达之日起生效。判决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对事实的判断没有错,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4)二审法院认定一审法院的审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的程序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有三种不同意见,包括判决生效日期、判决生效日期和判决送达生效日期。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效,需要专门的司法解释。
刑事自诉案件的流程和相关细节。自诉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等案件类型,自诉人需向法院递交刑事自诉状。法院会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审判过程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自诉人需积极参与庭审,否则可能按撤诉处理。最终,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离婚判决的生效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对于第一审离婚判决,一般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十五天后生效,即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限内没有提出上诉的情况下。但是,如果最高人民法院做出了判决或裁定,那么不受这一规定的限制。对于第二审离婚判决,生效时间是在人民法院做出
刑事判决书的生效时间要依据是否具有上诉、抗诉情形而定,如果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当事人之日起,10日内,没有上诉也没有抗诉的,其上诉期满之后刑事判决书生效;如果有上诉或者抗诉的,二审对此判决之后一般刑事判决书生效。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
刑事判决书有一定的生效时间,那么刑事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十日内为上诉期。 案件经过二审后,如果二审裁定维护原判决,该二审裁定书为终审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该裁定生效之日,一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