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商业秘密侵犯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提供商业秘密;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提供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是指将其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告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或者将商业秘密内容公布于众;使用是指将自己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经营;允许他人使用是指允许他人将自己获得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经营,包括有偿与无偿两种情况。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这是指合法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公司、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曾在公司、企业内工作的调离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与权利人订有保守商业秘密协议的有关人员。
明知或应知前述第一种至第三种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这是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应知向其传授商业秘密的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但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存在权属争议域名购买行为的法律风险。域名在数据传输中标识计算机电子方位,在交易中如存在权属争议,可能导致资金与精力损失。为避免风险,建议在购买前咨询律师并拟定合同,若转让方隐瞒争议应追究违约责任。域名交易专业性强,寻求专业律师协助以确保权益。购买存在
保密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涉及保护甲方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等,乙方承担保密义务。协议规定了保密期限、保密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后协议生效,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商品包装和装潢的特点。商品包装和装潢直观反映商品内容,具有美化商品和宣传的作用,但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可根据市场需要灵活变更。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反映了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应受到法律保护。仿冒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是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