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关系的确立需要相关机构开具的证明和户口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是父母、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是配偶、父母、子女,或者其他近亲属,还可以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以下义务:
1. 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监护人有责任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排除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此外,监护人还有责任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2. 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要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他们的合法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对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侵犯行为,否定未成年人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追索不当得利人的财产,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在处分未成年人财产时,监护人必须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3. 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其法定监护人,也是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履行监护职责的重要内容。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外,其他民事行为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同意。未成年人参加诉讼活动时,也需要由其监护人代理。
4. 代理未成年人行使索赔请求权: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也有责任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这一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父母离婚后,如果母亲抚养未成年子女并去世,父亲将自动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存在争议,可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监护人,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