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一旦被判犯有诈骗罪,犯罪人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涉及诈骗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法定的其他量刑情节,也会有相应的处罚。
本文所述的刑法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犯有诈骗罪的行为,量刑标准如下:
对于犯本罪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具体数额的不同,可以参照以下规定进行刑期的计算:
1. 对于诈骗不足4000元的情况,可判处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情况,可判处管制刑;5000元的情况,可判处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情况,可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 如果符合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原本拟处管制或者罚金刑的情况,将升格为拘役刑。
对于涉及诈骗4万元的情况,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对于涉及诈骗20万元的情况,可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重处10%:
1.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 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 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 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 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 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9. 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不适用缓刑:
1. 未退赃或退赔的;
2. 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3. 符合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诈骗罪中配偶的责任问题。在诈骗活动中,如果配偶没有参与且不知情,则不需承担刑事责任。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骗取公私财物、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故意诈骗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他类似行为如拐卖妇女、儿童或骗取银行贷款等,则构成其他罪名。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诈骗罪在立案前退款是否判刑的问题。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嫌疑人在立案前全部退还赃款,且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和重处情形。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