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存在遗嘱,仍可能有部分内容需要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遗嘱继承人伪造遗嘱导致失去继承权,或者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在遗嘱人之前去世,以及遗嘱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放弃继承等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遗产中相关部分将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一)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 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 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 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
(五) 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遗嘱公证后是可以反悔的。遗嘱公证和其他形式的遗嘱具有相同的效力。根据法律的调整,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不可撤销性。如果存在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矛盾,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或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如果遗嘱人在立遗嘱后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将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如果存在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矛盾,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律师作为遗嘱执行人的资格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律师可以担任遗嘱执行人,但必须符合无利益关系和不属于继承人的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遗嘱的见证人的限制,包括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等不能作为见证人。
《民法典》生效日期下老人遗产的分割问题。首先提及《民法典》替代了原先的《继承法》,并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遗嘱规定继承;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无则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