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侵犯隐私罪最高判刑几年

侵犯隐私罪最高判刑几年

时间:2022-06-20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2662

在我国,侵犯他人隐私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公民的隐私权属于人身权利当中的一种,不允许任何人侵犯。然而现实中,却经常出现一些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甚至还有构成犯罪的情况。那根据规定,侵犯他人隐私罪最高判几年呢?

侵犯隐私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侵犯隐私罪的最高刑期。然而,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于没有明确规定刑期的罪行,不应当判处刑罚。

侵犯隐私的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侵犯隐私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1. 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2.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根据上述规定进行处罚。

3.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4. 慈善组织泄露个人隐私

慈善组织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民政部门的警告和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被责令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

5. 发布泄露个人隐私的广告

发布泄露个人隐私的广告将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发布广告、罚款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6. 法律专业人员泄露个人隐私

律师、人民调解员、公证员等法律专业人员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止执业等。

总之,侵犯隐私的行为种类繁多,但并非所有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犯罪情节进行判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关于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此类行为会受到治安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传播偷拍他人的隐私视频不仅侵犯隐私权,还可能构成侮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最新资讯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 发表出轨视频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

    发表出轨视频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如果以偷录、偷拍等方式获取出轨视频,并公开传播,就涉嫌侵犯隐私权。因此,在采集涉及个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 无过错方的权利要求损害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