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前协议可以约定婚后财产的。
2、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婚前协议可以约定婚后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3、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只要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夫妻对财产的约定,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书面形式进行
2、口头约定,须双方一致认可或者有可靠证据证明,方予以认可。
3、在我国,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高于法定夫妻财产共同制。婚后所得共同制是法定夫妻财产制,只要夫妻没有财产约定,法律就推定其采用夫妻共同财产制。但是,如果夫妻订立了有效或没有约定的财产,才认定夫妻共同所有。
4、实际生活中,完全实行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夫妻或者家庭不多。夫妻进行财产约定,多数限于夫妻婚后所得财产的一部分。
5、有的夫妻约定资金归个人所有;有的夫妻约定继承、接受赠予的财产归个人所有;有的夫妻约定双方每月从收入中拿出一定金额或比例的钱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剩余都归个人所有;有的夫妻约定,二人实行分别财产制,各人的收入归各自所有,家庭生活全部费用由高收入一方承担。等等情况。
6、原则上,夫妻在结婚之前取得的财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而要是在结婚之后,那么取得的财产和收入就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7、但同时,也允许夫妻约定这些财产的归属,比如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或者共同所有,当然还可以约定财产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是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的,同时通过书面形式作出约定,则就是有效的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离婚前协议与离婚协议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在离婚过程中,离婚协议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通常以离婚协议为准。离婚前协议是初步约定,效力相对较弱。双方在协商时应明确协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协议离婚后协议的法律保护问题。协议离婚后,双方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等。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证,它是婚姻关系解除的重要凭证。协议离婚过程中通常会有调解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是否有效的问题。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自由解除婚姻权利不能通过婚前协议限制。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夫妻财产的分配等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另外,婚前的离婚协议一般是无效的,而
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的问题。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通常是不允许的,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夫妻协议离婚时也不能约定一方不给抚养费。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计算通常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