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遭受网络侵权的,被侵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收集网络侵权的证据,例如对侵权内容进行截图、拍照等;
(2)要求网络服务经营者删除侵权内容,并提供侵权用户的联系方式;
(3)和侵权人协商侵权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网络服务者有过错的,可以一并起诉网络服务者。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
1、及时保留证据。被侵权人在网上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及时保存相关网页,并注重时间的连续性,最好用公证方式保全证据。
2、起诉网络服务提供商。考虑到网络的隐蔽性,被侵权人难以确定侵权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起诉网络服务提供商。起诉后法院会责令网络服务商提供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个人信息。
3、注意管辖权。
(1)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
(3)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4)涉及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4、注意诉讼时效。网络侵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超过诉讼时效才去起诉的,法院会不支持原告的诉求。但是如果起诉时侵权行为依然存在的,法院可以判决侵权者承担侵权责任。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遭受网络侵权的,被侵权人可以先收集网络侵权的证据,例如对侵权内容进行截图、拍照等;然后要求网络服务经营者删除侵权内容,并且提供侵权者联系方式,与侵权人协商侵权赔偿问题,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