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 > 夫妻什么情况可以离婚

夫妻什么情况可以离婚

时间:2023-04-1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8187
夫妻自愿离婚或者感情确已破裂法院调解无效的可以离婚。诉讼离婚的除了明确列举的赌博、吸毒恶习之外,还应包括其他会严重危害夫妻感情的恶习,诸如酗酒、嫖娼、卖淫、淫乱等。一方当事人以其配偶有该法定过错而提出离婚请求,只要调解无效,就应依法予以支持。关于夫妻什么情况可以离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夫妻什么情况可以离婚

1.夫妻自愿离婚或者感情确已破裂法院调解无效的可以离婚。诉讼离婚的除了明确列举的赌博、吸毒恶习之外,还应包括其他会严重危害夫妻感情的恶习,诸如酗酒、嫖娼、卖淫、淫乱等。一方当事人以其配偶有该法定过错而提出离婚请求,只要调解无效,就应依法予以支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二、去法院起诉离婚流程怎么走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一般是到立案大厅,由立案大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给予立案。如果你们双方不在同地居住的,则按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你要到男方的所在地提出诉讼。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须提供以下证件:

(1)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

(2)户口本;

(3)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4)结婚证。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50元)。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程序)。调解的结果有3种:

经调解后双方愿意维持婚姻的,则由你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经调解后,他同意你的离婚请求的,并且对子女及财产问题作出处理的,则由你撤回起诉,由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

经调解后,你仍坚持要求离婚而他不同意的,或双方同意但对子女及财产问题的处理存有争议的。则由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法院以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决离婚的审理程序

    中国离婚案件的审理程序。离婚案件并非一审终审,当事人若对一审判决不满可上诉。确定婚姻效力的案件除外。审理中,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可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发回重审。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法定离婚条件包括重婚、家暴、感情不和分居等情形,一

  • 前夫再婚,女方是否能够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 杀妻藏尸案庭审:朱某某承认与两名女性有婚外情

    朱某某的杀妻藏尸案庭审情况。朱某某承认与两名女性有婚外情,导致夫妻关系破裂。法院对第三者介入的离婚纠纷给予重视,强调责任承担,根据情况决定离婚判决和调解方案。如果感情确实破裂,则必须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行离婚处理。

  • 男方在女方引产后几个月之内能提出离婚

    中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一般不得提出离婚。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诉讼离婚的程序和阶段,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等步骤,以及离婚诉讼的时间限制。

  • 财产分割诉讼的审理期限
  • 结婚一年老婆跑了算骗婚吗
  • 事实婚姻如何协议离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