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可以通过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来确立财产制度。只要此类约定是依法订立的,即采用书面形式,那么这些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根据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这些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相对人知道该约定,就应该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来清偿。
根据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那么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判决。此外,对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避免以下三种无用的约定:
(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侣在作财产约定时,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以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然而,从法律上来看,这些约定往往无效,因为这些财产仍然由父母掌控着,赠与没有履行。因此,在实践中,此类无效约定较为常见,争议较多,最终往往被认定为无效。
(2)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未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同样是一种未完成的赠与行为。在最终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3)谁提离婚谁无财产:将“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作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恩爱信诺,以使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提出离婚。然而,这种约定往往被认为是限制离婚自由权,因此被认定为无效。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单方面离婚的法律程序,包括提起诉讼申请、立案程序和庭审程序。在提起诉讼申请时,需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等证件。案件受理后,法院将进行调解和开庭审理,依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的离婚理由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结婚后女方申请分户的手续及条件。女方在因婚姻关系或房屋产权变化等原因需要分户时,需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交相关证件并满足实际住房有两个以上自然间且单独生活的条件。同时,结婚后女方的户口不会被统一注销,双方可以选择任意一方入户,或保留双方原有户口。
离婚证遗失是否会影响再婚权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证遗失并不会影响个人的再婚权利,但办理再婚手续时需要提供离婚证明,因此可以向民政部门调取原始档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婚姻无效的情形,如重婚等。
离婚登记的程序及要求。首先,当事人需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然后,婚姻登记员会核对材料并讲解婚姻法条件。接着,确认离婚意愿和协议内容,签署离婚协议。随后,审查离婚材料并颁发离婚证,最后宣布解除夫妻关系。整个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证件查验、意愿确认、协议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