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外商投资不断增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目前,对外经济贸易部只对经济特区以外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发放批准证书,其中限额以下的项目由地方代对外经济贸易部发放。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尚未发放批准证书,这与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管理的要求不相符合。根据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逐个审查批准的要求,决定从1986年4月1日起,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发放批准证书制度。
根据国务院规定的外资项目审批权限,由地方批准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厅(委、局)发放批准证书。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市及海南行政区批准的由其所在省、自治区经贸厅(委、局)发放批准证书。经济特区批准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由所在市人民政府发放批准证书。国务院部委和国务院直属机构批准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由经贸部发放批准证书。经贸部批准合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由经贸部发放批准证书。外资企业,包括经济特区内的,一律由经贸部发放批准证书。经贸部发放的批准证书盖经贸部印章,地方发放的批准证书盖地方人民政府印章。
批准证书的格式由经贸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统一提供,各地方不得翻印。批准证书由发放机构自编证书批准文号,并由发放机构的厅(委、局)级领导亲自签发。填写批准证书时,要用毛笔或钢笔准确地填写各项内容,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涂改。同时填写证书正、副本存根联,证书正本和副本发给企业,存根保留。每月底,发放机关将正本存根报送经贸部外资管理局备查。因填错或其他原因作废的批准证书,由发放机关通知经贸部外资管理局撤销证书的编号。
经贸部或由经贸部授权颁发的批准证书正本由企业保存。企业到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应提交批准证书副本,无批准证书者,工商行政管理局不予办理。在3月31日前批准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仍按原办法办理登记事宜。
经贸部原发给地方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空白证书自1986年4月1日起作废,原空白证书需交回。在3月31日前批准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已领批准证书的不再更换;未领批准证书的(除经济特区内企业外),于1986年6月30日前仍领取原批准证书。在3月31日前批准的外资企业一律补发批准证书,具体办法另行通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不再补发批准证书。
附件:对外经济贸易部同意发放批准证书的第一批政府机关名单
甲乙丙丁四方基于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就合作设立服装公司进行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期限、设施租赁、各方投入及股份分配、费用负责以及公司领导权责等方面。四方共同投入并设立公司,合作期限为若干年,具体细节根据实际协商确定。
甲乙双方基于平等互利原则,经友好协商决定设立一家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公司概况、合作方式、合作时间和合作分工等方面。公司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和监事。甲乙双方通过股权合作,共同管理这家公司,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职责。合作期限为几年,期满后可根据
中国某市某公司与某国某公司建立的合作公司的相关章程。合作公司旨在利用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生产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合作公司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已确定,合作条件包括土地、资金、设备等。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独立经营、统一核算,合作期限届满后财产归甲方所有。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登记内容和申请文件的详细规定。包括审批流程、申请文件的种类及要求、审批机构的决定、登记手续、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的内容,以及合营企业合同的主要内容和附件效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