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保护 >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是什么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2-09-0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1011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是: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违法处罚性原则、多余指定原则、禁止反悔原则、行为及故意同时并存原则以及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专利侵权判定的其他原则。关于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

1. 全面覆盖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专利权人在获得专利权后,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能实施该专利。这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 等同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之一是等同原则。即在专利侵权审判过程中,对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求应给予一致解释。专利权人不能为了获得专利,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对权利要求做出狭义或较窄的解释,而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又对权利要求做出广义或较宽的解释。

3. 违法处罚性原则

专利侵权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专利侵权行为将面临法律制裁,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产品等。

4. 多余指定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专利权人在享有专利权的范围内,可以对专利产品或方法做出多余指定。这意味着专利权人可以在专利申请时对专利范围进行扩大,以确保专利的保护范围更加广泛。

5. 禁止反悔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是对等同原则的一种限制。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和专利侵权审判过程中,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应保持一致。专利权人不能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对权利要求做出狭义或较窄的解释,然后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对权利要求做出广义或较宽的解释。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已经承诺、认可或放弃的内容,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不能反悔。

6. 行为及故意同时并存原则

专利侵权行为需要同时具备行为和故意两个要素。行为指实施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要求,故意指侵权人明知他人享有专利权并故意实施侵权行为。

7. 其他专利侵权判定原则

除了以上原则外,根据我国法律还存在其他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案件的特点来进行适用。

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注意事项

在适用禁止反悔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冲突情况下的优先适用

当等同原则与禁止反悔原则在适用上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适用禁止反悔原则。

2. 禁止反悔内容的范围

禁止反悔的内容必须是已经记载在专利文档中的内容,包括专利申请过程中与专利局的来往文件、信函。

3. 实质性作用的要求

禁止反悔的内容必须是对专利权的授予或维持产生了实质性作用的内容。

4. 法院不主动适用禁止反悔原则

人民法院不应主动适用禁止反悔原则,除非当事人主张该权利人在专利申请中放弃否则承诺了某项权利。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以点击下方按钮进行咨询,或者访问手心律师网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著录项目变更费是否需要主动提交

    关于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相关问题。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人应在一个月内主动申请并交纳变更专利著录项目的费用。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未缴足,将视为未提出请求。因此,对于著录项目变更费,申请人需要主动提交。

  • 专利申请程序解读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

  • 外观专利的产品相似度的侵权评价

    外观专利产品相似度侵权评价的过程。首先需确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并依据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判断两者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的相似度。比较对象主要是侵权物与专利的图形或照片中的形状图案及色彩。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需考虑其不同使用

  • 专利代理价格是否有相关规定

    专利代理机构的收费规定。根据《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代理机构应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收费,国家鼓励为小微企业和无收入或低收入发明人、设计人提供专利代理援助。专利许可收费无明确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可参考技术市场和技术投产后利润等因素。办理专利许可

  • 专利价值评估的因素
  • 著录项目变更所需时间
  • 申请专利所需资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