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若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施重婚行为,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若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若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施家庭暴力行为,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若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若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离婚补偿请求权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在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方面付出较多义务的情况下,离婚时可以向另一方提出补偿的请求。
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中,有以下三条总的原则:
夫妻共同财产应当进行对等分割。
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不纳入财产分割范围。
若一方无过错,可以要求在财产分割中多分得一部分。
根据夫妻共同生活的需要和情理,一方付出较多义务是正常的现象。然而,根据民法公平对等原则,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应当享受与义务相应的权益回报。
在过去,对于实行夫妻财产共有制的情况,一方付出较多义务时,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可能会采取多分得财产份额的方式适当予以补偿。而对于夫妻双方作出财产各自所有约定的情况,离婚判决时则不考虑财产分割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
中国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问题。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家庭暴力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暴力行为的主观意识、形式、程度等要素,以及在某些情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婚姻法》第46条,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可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协议离婚后的一年内,若未明确表示放弃,仍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为预防离婚财产纠纷,夫妻应进行财产公证、书面协议,并注意防止一方擅自转移或处置财产。如已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问题。文章指出,在家庭暴力和婚外同居等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的问题。由于家庭暴力事件的隐蔽性和无过错方证据不足,许多无过错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无法得到支持。此外,婚外同居现象多为隐蔽且无固定住所,使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