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时间:2024-10-1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第一条 规定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促进本市外商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及国家其它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监督管理的对象
监督管理的对象是指在本市范围内,由市局登记发照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以及外埠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
第三条 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机构
监督管理工作在市局领导下,由各区(县)工商局实施,并由各区(县)工商局外资专管员具体负责。
第四条 监督管理的任务
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的任务包括:
- 建立经济户口,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辖区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情况;
- 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缴付情况,督促企业按照合同、章程规定的出资比例、方式、期限缴付注册资本,并由注册会计师验资,提交验资报告;
- 监督企业按照登记事项从事经营活动,督促改变登记事项的企业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 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综合性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遵守国家在商标、广告、合同等方面的法规和规定;
- 检查企业证照使用情况,查处证照使用中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或擅自复印及不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的行为;
- 对企业年检报告进行审查、鉴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结合年检检查、了解企业执行合同有关条款的情况;
- 执行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
- 结合监督管理工作向企业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 注重调查研究,掌握企业动态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反馈信息情况。
第五条 管理工作的实施
各区(县)工商局在接到企业转送的登记材料及市局核转的企业名单后,应及时建立企业经济户口。
第六条 新开企业的登门认户制度
对登记领照后六个月内的企业,进行登门认户。认户内容包括:
- 检查执照核准的登记事项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 检查合营各方是否按合同规定缴付注册资本。对已入缴的,查验验资报告;对未入缴或未缴齐的,查明情况,进行催缴;建立企业入资台账,掌握入资动态情况;
- 检查企业证照使用情况;
- 确定企业的联络员,并向企业宣传有关工商管理的规定。
第七条 企业的监督检查内容
- 检查企业住所有无变化;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主要负责人有无变化;企业是否按照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凡发现登记事项已变化的,进行提示,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 检查企业在京设立分支机构及办事机构的情况。
- 检查企业商标使用及合同履行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结算问题的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的结算问题。规定指出,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商品的结算需扣除代理费用后汇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账户。对于产品由外贸公司收购再出口的结算,可以使用人民币或经批准后使用外币计价结算。外商投资企业在没有外汇额度收
-
第一章 总则
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原则,包括会计核算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等。还详细说明了记账与账簿的相关内容。
-
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规定
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的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外商投资企业。主管部门为市和市郊区县土地管理局等。外商投资企业可通过申请取得土地使用权,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于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可享受场地使用费减免等优惠待遇
-
行政许可:外商投资拍卖企业设立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设立的行政许可相关问题。其中涉及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许可程序、告知方式和审批主办单位等方面的内容。申请设立的外商投资拍卖企业需满足经济实力、拍卖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条件,并需提交相关材料。许可程序需向商务部申请,商务部将在规
-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入账、结汇流程
-
关于金融租赁公司的售后回租业务征税政策
-
当前审查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中的问题及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