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有共同债务可以提出离婚,离婚与是否有债务无关。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2、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当前在审判实践中,原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处理离婚案件时,直接以原夫妻共同财产来抵偿共同债务的情况较少,婚姻关系解除后,所欠债务如何偿还也很不一致,因此,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审理离婚案件,特别是涉及到债权债务时,不能片面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而应主动依职权将有关债务调查清楚,不将有关债务遗漏,这对处理该离婚案件特别是涉及到离婚后的债务问题比较有利和方便。
2、当对离婚案件作出判决涉及到债务时,应充分考虑到该离婚案件结案后债务的承担和手续上的方便,应尽量做到,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哪一方经手的或出具或欠条的,原则上判令其偿还。同时偿还共同债务的一方,可以多分得共同财产中相应价值的财产,以体现“共同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这一基本原则。
3、判令共同债务承担时,应尽量对债务作罗列式处理,即具体规定由男方承担哪些债务,由女方承担哪些债务,不宜简单地规定“各自经手的债权债务由各自负责收取和偿付”等。
4、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过程中,如果债权人将离婚双方或一方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即将起诉,法院可依债权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查封或扣押离婚当事人相应价值的财产;如果债权人同意,也可以直接将该财产抵偿给债权人。
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只要感情破裂即可离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具体的规定如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夫妻共同债务的定义、范围及处理方式。夫妻共同债务是为满足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包括婚前购置财产、家庭共同生活、生产经营活动、治病、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教育、培训等费用所产生的债务。离婚时,双方应共同偿还,若财产不足或归各自所有,应协议清偿,否则由法
夫妻间关于债务问题的争议,包括一方认为某些债务属于个人债务而不承认是共同债务的情况,以及夫妻双方虚构共同债务来争夺更多财产的问题。因为家庭财务通常由一方管理,借债也通常由该人处理,导致在离婚时,另一方可能以未签名为由拒绝承认债务。此外,虚构的债务很难
夫妻离婚时的债务纠纷处理方法,包括个人债务和共同债务的偿还方式,夫妻财产约定的规定,以及离婚财产分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文章阐述了共同债务的处理原则,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的约束力以及对第三人债权的处理。同时,也提到了隐藏、转移财产的处理方式以及未分割的共
离婚后债务转移问题的法律解析。离婚后,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终止,债务不能转移给对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包括夫妻是否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和是否分享债务利益。离婚后,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共同偿还,夫妻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协议不能对抗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