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况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重婚的;有其他重大过错。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1、婚前财产离婚时不分割。结婚前,一方当事人到公证处办理财产公证,将该财产公证为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得分割。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自己的个人资产全款购买房屋,另一方的姓名未在房屋内登记。假如能证明婚前100%个人资金用于购房,那么房子与另一方配偶无关,这所房子在离婚时也不会被分割;
2、出轨离婚无过错方可多分财产。离婚时,夫妻中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无过错方可以多分家产。因此,无过错一方需要保持冷静,并尽可能多收集对方过错行为的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妻子有权要求小三归还其所有财产;
3、房子是婚前购买,登记在自己名下,属于个人财产,婚后房子的升值部分与对方无关,离婚时不与配偶分割。但是,如果婚前购买的、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产,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时要考虑另一方还款部分金额进行补偿;
夫妇双方提交离婚申请后,需要等待30天,如果在30天内双方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视为双方已撤回离婚申请,并且这期间任何一方只要说不同意离婚,就等于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要么就到法院起诉离婚,要么就是双方在一起生活,说明双方还需要冷静思考。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问题。文章指出,在家庭暴力和婚外同居等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的问题。由于家庭暴力事件的隐蔽性和无过错方证据不足,许多无过错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无法得到支持。此外,婚外同居现象多为隐蔽且无固定住所,使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