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宣告婚姻无效的机关为人民法院。当事人若要申请宣告婚姻无效,需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
婚姻无效是指当事人双方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或未履行法定结婚程序而缔结的婚姻,其不具备合法婚姻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当事人已经与他人缔结婚姻,而又与他人缔结婚姻的情况。
当事人之间存在法律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如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亲属等。
当事人未达到法定婚龄,即男方未满22周岁,女方未满20周岁。
对于因登记错误导致婚姻无效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登记结婚行为属于行政确认行为,因登记审查不严而导致的婚姻无效,登记机关应自行纠错,撤销错误登记。在此救济途径下,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自行纠错的后置程序,即当受害人在行政机关不愿意撤销结婚登记时,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结婚登记。法院将在审查相关登记材料的基础上,做出撤销登记的判决,以实现法律和事实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代领结婚证的只能是被代领人提起行政救济,冒领结婚证的只能是被冒领者提起行政救济,骗婚的只能是被骗一方提起行政救济。
受害方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婚姻无效或撤消“欺诈”婚姻。法院在受理后,应审查无效情形,并进行确认。对于代领结婚证的情况,应根据受害方意愿进行撤消;对于冒领结婚证的情况,应确认无效并通知行政机关撤销登记;对于骗婚的情况,除确认婚姻无效并通知行政机关依法撤销外,还应通知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婚姻无效意味着双方的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然而,只有人民法院有权宣告婚姻无效,个人无权自行认定。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充分收集相关证据以保障自身利益。
结婚的法律要求,包括自愿性、法定婚龄和一夫一妻制原则。结婚必须是双方的完全自愿行为,法定婚龄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申请结婚的双方必须没有配偶,只能为未婚者、丧偶者或离婚者。这些规定体现了婚姻自由原则和我国国情。
婚姻无效的情形。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且婚后尚未治愈的疾病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等情况下的婚姻无效。婚姻合法性是基本属性,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规定无效婚姻是防治违法婚姻的必要
近亲结婚的范围、法律后果及科学依据。近亲结婚指存在三代或三代以内共同祖先的婚姻关系,我国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结婚。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婚姻无效,并增加子女患病风险。不同国家对近亲结婚的范围有不同规定。
出轨保证书中子女抚养权条款的效力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出轨保证书中子女抚养权条款的效力问题。在离婚后,出轨保证书中关于子女抚养权的承诺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法院决定抚养权归属时提供参考。婚姻保证书的效力取决于签署背景、设定条件和处分权利等因素。被胁迫签署的保证书无效,涉及子女抚养权和人身权利的无效内容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