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婚
重婚是指在前一段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再次办理结婚登记。在中国的单一登记制度下,只要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无论是否同居,都构成了重婚。事实上的重婚是指在前一段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即使未办理结婚登记,也构成了重婚。
2.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三代以内的血亲关系禁止结婚,包括第三代,即禁止表兄妹结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包括:
(1) 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
(2) 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
3. 未到法定婚龄
根据民法典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下结婚,婚姻关系将被视为无效。
如果双方达到了法定婚龄,可以前往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
1. 无效婚姻溯及力
根据民法典第1054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法律对无效婚姻采取了溯及既往的原则。
2. 夫妻关系的不存在
根据民法典第1054条的简单规定,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3. 财产关系的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1054条的规定,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由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4. 父母子女关系
在婚姻被确认为无效后,对于当事人所生的子女,享有法律规定的父母子女关系权利。双方当事人都有抚养、教育子女以及承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义务。如果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则享有探望权。
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婚姻缔结时并不符合婚姻登记的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缔结的条件得到满足。例如,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到达法定婚龄后。在这种情况下,过于生硬地适用民法典关于无效婚姻的规定,认定该婚姻自始无效,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婚姻无效的情形。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且婚后尚未治愈的疾病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等情况下的婚姻无效。婚姻合法性是基本属性,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规定无效婚姻是防治违法婚姻的必要
同性婚姻的法律概念及其在我国的相关立场。同性婚姻指两个相同性别个体间的婚姻关系,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涵盖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必须为男女双方结合,不承认同性婚姻。反对者担忧其破坏传统婚姻价值观,并引发其他法律问题。
离婚手续办理的相关法律流程和规定。首先概述了离婚的基本概念及《婚姻法》的相关依据。接着详细列举了办理离婚手续的法定条件、特殊规定、离婚后的权益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双方自愿离婚、诉讼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婚姻效力的分类和无效的情形。婚姻效力包括有效、无效和可撤销三种类型,主要关注婚姻关系在法律上的后果。离婚是终止婚姻效力的方式,不应包括在婚姻效力的范畴内。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存在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等情形会导致婚姻无效,这些婚姻从一开始就没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