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代表诉讼 > 有限公司股东代表诉讼中调解应经其他股东及公司同意

有限公司股东代表诉讼中调解应经其他股东及公司同意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807

【案例】

**公司、**公司是**控股公司(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由于股权转让关系,**置业公司欠**控股公司价款2.375亿元。付款日届至后,**置业公司没有向**控股公司付款。**公司、**公司请求**控股公司向**置业公司催要款项,但**控股公司复函称无法履行催款义务。和兴*司、**公司遂以**控股公司股东的名义提起代表诉讼,要求**置业公司归还所欠**控股公司的价款2.375亿元及相应利息1000余万元。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置业公司支付**控股公司价款1.3亿余元。**公司、**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要求**置业公司支付价款2.375亿元及相应利息。在二审审理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公司、**公司与**置业公司达成协议,**置业公司向**控股公司支付价款1.78亿余元。二审法院就此协议内容征求**控股公司的其他股东以及**控股公司意见,**控股公司及所有股东均对此协议内容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二审法院遂依照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了民事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分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调解协议性质上属于合同,按照合同法原理,当事人双方间的合同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如果调解协议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当然就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当无效。

在通常的民事诉讼中,法院主持调解时,只要双方当时人达成协议,而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时,一般无需经由诉讼外主体的同意,法院就可以依照当事人的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经送达后就发生法律效力。这是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的内容,也是诉讼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但是在股东代表诉讼中,提起诉讼的股东在与对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中处分的不是股东自己的利益,而是公司的利益,这样的调解协议就有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比如股东由于道德风险被对方当事人所“俘获”,不以公司利益为重,在协议中随意作出妥协和让步,使公司利益受损;甚至侵害人与公司部分股东串通,让部分股东提起诉讼,然后在诉讼中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取得民事调解书,并以此阻断公司或其他股东行使诉权。在调解协议损害了公司利益时,该协议应当无效,法院不能确认其效力。所以,在股东代表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法院必须对调解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只有该协议不损害公司利益时才能对这些调解协议予以确认。

对是否损害公司利益的问题,法院在审查中应交由公司来判断,即调解协议应当经过公司同意,法院才能确认。但此“公司之同意”应当由谁来作出,是公司股东会还是公司董事会?回答这一问题必然又要涉及“股东会中心主义”和“董事会中心主义”问题之争,笔者在此无意展开这一话题,只是认为所谓的“中心主义”在不同的立法模式下有不同的回答,我国公司法在有限公司中授权公司章程对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进行“超额”规定,这也意味着我国公司中“以何为中心”很大程度上由公司章程决定,但实践中的公司很少有在章程中对其作出比较系统和成型的规定的,所以现实中的公司实践无法提供理论逻辑所需的基本资源,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对前述问题无法给出确定的回答。而只能采取比较务实的立场来处理眼前的问题。笔者认为,考虑到有限公司股东与公司关系紧密、股东对公司利益也比较关注,而且公司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诉讼追究侵害人的责任,但是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行使此诉权,这不能排除公司有故意放弃权利、损害股东利益的可能,为了让公司的意思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大程度维护有限公司股东的利益,调解协议除了由董事会代表公司表示同意外,还应当由公司中除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表示同意,在公司和股东全体均同意且调解协议没有其他违法事由时,法院才能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也才能相应地制作民事调解书。实际上,在国外法例上,也有法院在股东代表诉讼和解中征求公司和其他股东意见,保证他们行使知情权和异议权,这与该案中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该案中,通和控股的董事会代表公司对**公司、**公司与**置业、**公司、**创业间的调解协议予以认可,通和控股的其他股东也书面同意调解协议,所以,二审法院依照这些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了民事调解书,确认了调解协议的内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 有限公司注册需要几个人

    有限公司注册需要的人数问题。一般来说,有限公司需要有股东、法人代表和监事,股东人数在2至50人之间。为了避免税务上的麻烦,最好提供三个人的信息,包括老板(法人)、监事和财务人员。此外,还介绍了注册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问题,现在已全面放宽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 股东代表诉讼权的含义是什么,法律上如何认定

    股东代表诉讼权的含义及法律认定。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诉讼,当公司权益受到非法侵犯且公司未采取行动时,股东可以自身名义发起诉讼,胜诉所得赔偿归属于公司。参加股东代表诉讼需符合一系列条件,如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连续一百八十天内持有的股份比例超过公

  • 公司法人个人股东有什么责任
  • 高管辞职需要上董事会吗
  • 一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应当为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