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名册变更工商登记与股份转让合同效力(二)
时间:2022-01-1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股东名册变更工商登记与股东资格的取得
股东名册变更登记与股权转让合同的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是股权受让人取得股东权利的标志。而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股东权利取得的前提条件。除非双方当事人特别约定,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并不是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必要条件。在股权转让合同生效之后,到股东权利取得之间存在一段时间差(除非双方特别约定),在此期间,受让人仅具有对出让方提出请求的权利,而非股东权利。同时,转让人继续承担着被转让股权所承载的对第三人债务清偿责任,直到受让人取得股东权利为止。
股权转让的计价依据
在股东转让股权时,通常会明确一个比例,即某公司百分之几的股份。然而,仅确定比例是不够的,因为受让方需要确定对价支付的具体数额。一般情况下,持股人可以与受让人协商确定股权转让的对价,受让人支付对价后,承继前述股份比例。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将该公司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作为计算股值基数的依据,报表中的净资产总价值即为该股份比例的基数。
股权转让后的变更手续
在股权转让完成后,需要办理一系列变更手续。这些手续包括变更受让人的股东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出资比例、股东权利等;同时注销转让人的股东出资证明,并签发新股东出资证明;修改公司章程;并在30日内办理工商登记的变更手续。需要注意的是,变更工商登记是公司应当承担的义务,而不是股东及出让股权的原股东之合同义务(除非股权转让合同另有约定)。如果股权转让后未能及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司有义务及时补办登记。
工商变更登记的作用
工商变更登记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行政确认后,变更事项得到行政机关备案,这一状态被及时固化,避免矛盾;其次,对抗第三人的公示作用,当第三人主张与登记内容不符的权益时,法律将不予支持;最后,工商变更登记具有社会公信作用,其他人可以根据备案信息查阅公司信息,从而做出自己的决策。需要注意的是,股权转让的变更登记并不影响公司的法人资格以及责任财产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5条第一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5条第一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后,应在转让股权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4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4条的规定,在股权转让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于公司章程的修改,无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股权转让的价格、期限和方式,转让方的保证与声明,受让方的声明,公司盈亏的分担,税费负担,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协议中强调了审查股东资格证明的重要性,并提醒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的必要性。此外,文章还涉及股权转让登记完成后的一
-
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总则、公司名称和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信息、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以及公司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和议事规则。文章详细规定了股东的权益和出资情况,包括制定公司章程、参加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同时,文章
-
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设立背景和依据,明确了公司的宗旨和名称,规定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同时详细阐述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出资的转让和董事会的设置等内容。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登记的相关问题。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当事人需通知公司变更股东名册并办理工商登记。合同生效不等于股权实际转让,需当事人履行行为才能完成。股东名册的登记是股权取得的标志,但一些公司管理不规范,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释股东名册。同时,公司
-
股权转让合同
-
股东决议
-
股权转让有哪些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