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经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后生效,或者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离婚协议自上述约定成就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书是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离婚登记的条件之一。未达成离婚协议,民政部门婚姻登记部门对于当事人提出的离婚申请是不予受理的。一般情况下,要使夫妻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应具备的条件有:
1、 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无欺诈也无胁迫;
2、 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及子女抚养等问题有适当且明确的约定;
3、 离婚协议中的内容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
4、 离婚协议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以及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协议离婚,签订离婚协议书,除双方都同意离婚外,还必须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登记或者由人民法院以民事调解书的形式赋予其效力,否则即使双方当事人有离婚的意思,也不会发生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后果。
1、申请,申请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构申请,并持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明、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离婚协议书、结婚证等。
2、审查,婚姻登记管理机构会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进行审查,全面了解离婚协议的内容,主要考察双方当事人请求离婚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的生活困难帮助、分割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是否合适等。
3、登记,审查后,对符合离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登记的,并书面形式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夫妻关系自当事人领取离婚证之日起解除。
4、撤销,若申请离人弄虚作假、骗取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构会撤销离婚登记。
办完离婚登记手续后,离婚协议书产生法律效力,协议离婚需要先提交申请,通过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再提供相应的材料办离婚手续,要提前准备好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近期的免冠照片,由夫妻双方共同签字的离婚协议,通过登记机构的审核,会下发离婚证。
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及法律效力。男女双方因夫妻感情破裂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以及债务的处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协议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和起诉。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离婚协议书需具备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签订、内容合法合规、在婚姻登记部门登记等要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此外,协议书还需备案并遵守多项规定。如一方认为协议约定不公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撤销。
婚内离婚协议的效力问题。文章介绍了婚内离婚协议的定义和争议,以及生效条件和前置性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性。文章还区分了婚内财产约定和分割财产约定的不同,并通过具体案例审理结果展示了法院对离婚协议的处理方式。
协议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所需满足的条件。首先,夫妻需签订并确认离婚协议书,经过婚姻登记机构确认后具备法律效力。其次,申请离婚登记时,需亲自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并接受审查和调解。最后,协议离婚需满足当事人是合法夫妻、自愿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