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遗嘱的内容来执行,如果没有遗嘱的话,按照法定继承来完成。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共同所有的财产。在分割遗产时,应当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给配偶,剩余部分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于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但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共同财产应该平均分割,即夫妻双方各得到共同财产的一半。
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
1. 夫妻:指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或妻。已经离婚或尚未结婚的不是配偶,不享有继承权。构成事实婚姻的相互享有继承权。
2.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养子女与亲生父母之间因缺乏法律关系,不具有继承权。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因形成抚养关系而相互具有继承权,不影响与亲生父母之间的继承权。
3. 父母:包括非婚生父母和存在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与养祖父母之间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我国,夫妻和子女之间的继承财产一般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只有在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有第二顺位继承人进行继承。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随着《民法典》的生效,车牌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为它只是车辆的标识,属于许可证。而机动车作为一种财产,可以继承。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各种财产和法律允许的所有生产资料等。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财产不得继承。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民法典》生效日期下老人遗产的分割问题。首先提及《民法典》替代了原先的《继承法》,并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遗嘱规定继承;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无则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