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婚后再复婚,离婚时分割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不是共同财产。离婚终止了婚姻关系,而复婚是另外一个独立的婚姻关系,它们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延续性。
2. 复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可以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进行规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该协议进行公证,以确保双方在财产方面不会发生争议。
3. 婚姻涉及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其中财产关系多依附于身份关系而存在。夫妻间的财产共有关系会随着夫妻身份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离婚时的子女抚养协议因复婚而失效,但财产分割协议并不因复婚而自动失效。
1. 复婚是指已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重新确立的行为。复婚是一种法律行为,表明双方的感情并未完全破裂,或导致离婚的原因已被消除。
2. 根据《民法典》规定,办理复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除了上述三个条件,《民法典》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复婚登记设置任何形式的附加条件。
因此,如果双方在离婚后复婚,离婚时分割的财产仍然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再次进行分割。复婚本质上是一种登记结婚的过程,因此如果复婚的双方再次离婚,婚前的个人财产也不会被分割。
确认婚姻保证书效力的三个条件,即保证书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文章还针对“净身出户”和“背叛婚姻方不得探望子女、不得做孩子的父(母)亲”等条款进行了解析。最后给出了一份婚姻保证书的范文,内容包括彼此尊重、关心、保护对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再婚时离婚财产的处理方法,以及复婚对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影响。复婚不会使原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失效,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婚后取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复婚时有特别约定,否则只能要求分割复婚后取得的共同财产。
办理离婚证后是否可以直接做财产公证的问题,指出二者并无必然的先后顺序。另外,文章还介绍了复婚后如何进行财产约定离婚以及婚后财产和债务在离婚后的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