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司法解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录音录像,不能作为证据。然而,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使用在证据学上是被允许的。
(1)直观性:录音录像作为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证人直接表述的证据,具有自认的特点。一旦反映在录音资料或录像材料上,当事人若想推翻,需要提供反证。因此,这类证据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能更好地反映客观事实,证明力较强。
(2)取证时间的不确定性:在婚姻案件中,取得录音录像等证据往往需要采取秘密手段,取证对象可能不知情。因此,取证者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记录,无法确定何时会发生有关证据的表述。
(3)取证时间的阶段性:一般只能在提起诉讼或与对方正式谈离婚之前,才能取得录音录像等证据。并且,大多数视听材料证据都是围绕着对方当事人收集的。当对方心有警备戒心时,这类证据很难获得。
(4)合法性的区分: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证据的合法性限制在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上。例如,在自己家取证是合法的,但在第三人办公室取证就不具备合法性。
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录音是可以作为离婚诉讼的证据的。然而,如果采用非法的方式录音,如侵犯他人权益的方式,这样的录音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因此,在进行取证时,行为人必须注意方式的合法性。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借条遗失后的法律补救措施,包括订立还款计划、出具书面证实材料、委托代理人与债务人接触、故意扩大诉讼标的和录音交谈作为证据等方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没有借条如何起诉的条件和借条复印件的法律效力。在面临借条遗失的情况时,债权人应采取适当的法律补救措施,并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举报受贿时是否需要提供证据的问题。举报人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书面文件、录音、视频、照片等,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若无法提供证据,受案机关可能不立案。同时,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也会审查案卷材料的内容,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