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婚后共同财产 > 婚前购买的保险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购买的保险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时间:2024-03-26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1076
导读:婚前买的保险一般是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在我国的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对于夫妻婚姻关系缔结后,夫妻的财产的规定,依然是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但是我国也是尊重夫妻当事人的约定的,夫妻有约定的可以适用夫妻之间的约定。

婚前购买的保险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婚前购买的保险收益不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属于购买方的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所得的财产,例如婚后购买的房产和车辆等。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婚前购买的保险并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然而,对于婚后购买的保险,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话,一般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然而,收益的归属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和处理权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指的是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离婚之前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夫妻共同所得的财产(除非另有约定)均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但在处置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时,需要征得配偶的同意。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所得的财产包括:

  • (一)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二)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三) 知识产权的收益;
  • (四) 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但根据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除外);
  • (五)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因此,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如何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手续?

1、准备所需材料

双方当事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1) 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例如房产证、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如果尚未获得产权证);
  • (2) 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 (3) 个人身份证明,例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者还需要结婚证)。

2、填写公证申请表格

双方需要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并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虽然婚前财产公证属于婚前财产,但必须由夫妻双方亲自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如有委托他人代办婚前财产公证的情况,公证处将不予受理。

3、公证员审核

公证申请被接待后,公证员将审核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权利证明,并询问当事人是否受到对方的欺骗或误导。在询问完毕后,当事人需与公证员一同完成公证接谈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一旦当事人在笔录上签字,该笔录将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并保存于公证卷宗内。这份笔录和公证书不仅可以防止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对于与当事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方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夫妻财产分割中,需要区分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保险费等属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但在特殊情况下,保险可能被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夫妻一方以婚前财产进行股票投资的该如何进行分割

    夫妻一方以婚前财产进行股票投资在离婚时如何分割的问题。对于基于原个人财产自然增值的股票,若婚后未涉及双方共同操作或名义持有人问题,则股票及增值部分属于婚前财产。但若涉及夫妻双方的共同操作或由另一方名义持有,则股票增值部分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股

  •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 夫妻离婚后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

    中国夫妻离婚后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依据婚姻法规定,共同债务需双方共同承担,可通过协商确定承担方式。夫妻共同债权债务涉及夫妻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权和债务。共同债务包括多种情形,如购置共同财产、家庭共同生活、生产经营活动等所负债务。离婚后,双方

  •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财产分割规定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 婚前财产的归属问题
  •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解释
  • 说彩礼是婚前财产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