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可以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以及结婚之前的财产进行约定,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意味着夫妻可以约定财产分别所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约定财产制。
夫妻可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夫妻可以约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婚前财产归一方所有,这种通过双方协商约定的夫妻财产制,称作约定财产制。
约定财产制在以下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
共同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约定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全部归共同所有。
夫妻双方认为婚后共同生活应该财产共享,这对维持家庭生活和夫妻情感有益。因此,夫妻可以约定婚前和婚后财产为共同所有。
分别财产制是指夫妻约定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归财产取得人所有,排斥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另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平等享有和处分权。
这种约定分别财产制基于肯定夫妻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建立的夫妻共同生活。在约定分别财产所有时,应明确约定夫妻共同生活所需费用和抚育子女所需费用各自承担的数额。
限制共同所有制是指夫妻约定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部分归一方所有,部分归共同所有。
以上三种约定财产归共同或归一方、或部分共同部分一方所有的方式均是合法有效的,受到法律保护。
夫妻对财产的约定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夫妻可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财产约定。
夫妻可以口头约定,但必须双方一致认可或者有可靠证据证明,方可认定其有效。
在我国,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高于法定夫妻财产共同制。如果夫妻没有进行财产约定,法律就推定采用夫妻共同财产制。但是,只有在夫妻订立了有效的或未约定的财产约定时,才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
例如,有的夫妻约定资金归个人所有;有的夫妻约定继承、接受赠予的财产归个人所有;有的夫妻约定双方每月从收入中拿出一定金额或比例的钱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剩余部分归个人所有;有的夫妻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各人的收入归各自所有,家庭生活全部费用由高收入一方承担等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前所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而婚后所取得的财产和收入则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然而,根据双方的意愿,夫妻也可以对这些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这种约定可以是将财产归各自所有,也可以是共同所有,甚至可以是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约定,这种约定就是有效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实行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夫妻或家庭并不多见。通常,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主要限于婚后所得财产的一部分。在夫妻财产分割的处理中,如果自己无法处理,夫妻可以选择聘请专业人士来协助解决问题。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建议,帮助夫妻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财产约定方案。他们可以协助夫妻起草合同文件,并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通过寻求专业协助,夫妻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因财产纠纷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议。此外,专业人士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帮助夫妻处理其他与财产相关的事务,如遗产规划和财产继承等。
确认婚姻保证书效力的三个条件,即保证书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文章还针对“净身出户”和“背叛婚姻方不得探望子女、不得做孩子的父(母)亲”等条款进行了解析。最后给出了一份婚姻保证书的范文,内容包括彼此尊重、关心、保护对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夫妻间不合法的债务分配问题。根据司法解释,这些债务通常被视为个人债务,应由举债方自行偿还。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应以共同财产清偿。同时,不同情况下夫妻债务分担原则有所不同,包括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的情况以及一方死亡的情况。此外,民间借贷合同在某些情况下
涉外婚姻财产的界定问题,包括法律认定、夫妻财产的界定、涉外婚姻财产的划分以及涉外婚姻财产风险的防范。在涉外婚姻中,夫妻财产制度包括夫妻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两种。婚前协议是防范涉外婚姻财产风险的有效方式,建议婚前制定明确的财产协议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