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拒不履行探视权会怎样

拒不履行探视权会怎样

时间:2022-12-14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1421
导读:如果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视的义务,或者阻碍对方探视,有探视权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探视权。拒不执行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拒不履行探视权的后果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的权利,该权利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不行使也没有任何法律后果。

然而,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阻碍对方探视,有探望权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来实现自己的探望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有人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人民法院可以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一致,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如果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应当恢复探望。

探视权与监护权的区别

探视权和监护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探视权并不包括单独带孩子回家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的联系、会面、交流等权利。它具有权利主体的单一性、情感利益的特定性和精神利益非财产性三个基本特征。

探望权的内容包括看望、言语交流、短暂共同生活、游玩、嘻笑等人之常情的感情因素。探望权的目的是让父母和子女相互接触,交流感情,从精神和心理上减轻离婚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的伤害,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然而,如果探视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孩子有权申请停止探视。

探望权的适用范围

探望权的适用范围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尽了扶养义务的继父母,以及基于亲属法律关系的(外)祖父母和成年兄弟姐妹。

需要提醒离婚或正在离婚的父母们,请尊重子女的意见,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并遵循诚信原则,依法行事。人民法院对妨害诉讼的行为将采取“零容忍”态度,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

    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的探望权问题。包括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如关心成长、教育等方面的责任,以及探望权的中止情形,如探望权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患有不宜与他人接触的疾病或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等情形可能导致探望权被中止。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权,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探视权的行使具有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若探视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人民法院可终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 子女探望权协议的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