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父母双方就子女的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会尊重当事人意思表示,按其协议处理。但是,如果协议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子女对子女的正常生活有严重不利的情况除外。如果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也会尊重双方协议。
2、父母未达成协议的处理
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随母方生活。但是,如果母方有以下情形之一,子女可随父方生活:
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女子,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优先考虑:
对于满十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权发生争执时,一般会考虑该子女的意见。满十周岁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因此,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时,应考虑到子女的个人意愿。但这并不意味着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和母方都具备抚养子女条件且双方争抚养权时,才会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至于成年子女随哪方生活的问题,则会更多地考虑子女的意见。
如果父方和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都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已经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这可作为子女随父方或母方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在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时,不仅需要解决夫妻之间的财产、债务等问题,还需要解决孩子的抚养权和抚养费等问题。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权益。
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在夫妻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双方的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等。协议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婚后孩子的判决依据,主要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以及父母的品德和教育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婚内财产是否可以留给孩子以及婚后存在孩子名下的钱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对于前者,可以通过遗嘱或协议等合法方式处理;对于后者,需
子女抚养权的变更问题。调整子女抚养权主要存在双亲协商变更和单方向法院发起变更申请两种形式,最终需获得法院裁定认可。变更抚养权需考虑子女健康成长角度,父母仍需履行抚养、教育、保护等责任,并支付抚养费用。人民法院在五种情形下会支持更改抚养权申请。
抚养义务是否能因放弃抚养权而免除的问题。抚养责任并不因放弃抚养权而减轻或豁免,父母有责任为子女提供生活和教育的保障。监护权和抚养权在法律上有关联,但概念不同。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可以变更,一方或双方经济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协商或起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