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离婚放弃孩子抚养权探视权可以吗?

离婚放弃孩子抚养权探视权可以吗?

时间:2023-01-1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055
导读:离婚放弃孩子抚养权探视权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属于自己的选择,但对于权利可以放弃,对孩子抚养的义务不能放弃,如果不抚养孩子就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这笔费用会由双方来进行协商确定。

离婚后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和探视权是否合法?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离婚并不会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仍然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抚养权的规定

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由母亲直接抚养。而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无法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具体情况,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

抚养费的支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如果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全部的抚养费。抚养费的多少和支付期限应由双方协议确定,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作出判决。此外,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任何一方父母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金额的合理要求。

哪些情况可以阻止对方探望孩子?

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中止对方的探望权,因为这些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1. 探望权人患有严重或传染性疾病,或精神病,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
  2. 探望权人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
  3. 探望权人的道德败坏,涉及通奸、姘居、卖淫、嫖娼、吸毒、赌博等行为,可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4. 探望权人教唆、胁迫或引诱子女从事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
  5. 探望权人有意隐藏子女的行为;
  6. 探望权人多次滥用探望权,不按照协议或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进行;
  7. 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再婚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虐待或歧视子女;
  8. 探望权人在探望子女后,故意不按照法律文书规定的时间将孩子送回给直接抚养方;
  9. 其他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

综上所述,离婚时涉及到孩子的情况,需要协商确定抚养权归属。一方可以放弃抚养权和探视权,但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不承担抚养责任的一方必须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直至其十八岁,这才被认为是合理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

    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的探望权问题。包括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如关心成长、教育等方面的责任,以及探望权的中止情形,如探望权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患有不宜与他人接触的疾病或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等情形可能导致探望权被中止。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权,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探视权的行使具有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若探视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人民法院可终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 子女探望权协议的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