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孩子年龄达到8周岁以上的,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时候孩子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时,双方对孩子抚养权有争议的,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法院会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8周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判断能力尚不健全,所以法院一般是不会征求孩子本人意见的,会综合考虑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因素作出最后判决。当然,孩子个人的意见在实际审判中也会是法官判断的一个方面。
争取子女抚养权,可从以下九个方面准备证据:
1、小孩的户籍证明或出生证明,小孩未满两周岁;
2、医疗机构出具的,女方已作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诊断证明;
3、子女长时间随其生活,对子女的生活及教育倾心关注的证明;
4、对方有其他子女的证明(如户籍上的子女情况);
5、医疗机构出具的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诊断证明;
6、对方有吸毒、赌博、酗酒等恶习,或有虐待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证明;
7、子女随外祖姆单独生活多年,外祖父母要求且有能力帮助照顾外孙子女的证明;
8、八周岁以上的子女要求与母亲生活的证明(一般法庭会单独询问);
9、女方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及经济收人的证明。
孩子在8周岁以上,判决抚养权要征求他的意见,要想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需要提前准备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小孩的户籍证明,出生证明,自己的经济条件证明,居住地证明,工作能力的证明。判决孩子抚养权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人意愿,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离婚案件中,争夺子女抚养权的问题非常普遍。除了尊重孩子的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增加争取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这些证据包括对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对父母基本条件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离婚不再被视为一件羞耻的事情,因此我国的离婚率不断增加。离婚案件涉及到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的争夺。那么在离婚诉讼中,关于孩子抚养权的规定
离婚后想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可向法院起诉的,可以提交以下证据,能够有利于争取抚养权。一方的教育思想理念更易被孩子接受;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四条的规定,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均拒绝抚养子女的,可先行裁定暂由一方抚养,法院判决抚养权归一方后,对方不执行的,法院会强制执行。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即使离婚父母都不要孩子,但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确定由有能力条件的一方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