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抚养权 > 离婚后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该怎样做

离婚后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该怎样做

时间:2023-10-0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428
导读:满足法定条件可以变更: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的变更条件

情形一: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在离婚时,如果孩子的抚养权被约定或判给一方,但另一方希望争取回孩子的抚养权,虽然存在一定难度,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另一方可以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例如,李一和王一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被判给了王一。然而,由于王一工作原因无法妥善照顾孩子,他向李一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请求。李一欣然同意,并与王一达成协议,变更了孩子的抚养关系。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七条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情形二:父母双方不能协商一致,但有符合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情形

在离婚时,如果孩子的抚养权被判给一方,但另一方对孩子的照顾不周或存在虐待行为,或者与孩子共同生活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者因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孩子,或者孩子已满八周岁且愿意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或者存在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抚养权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例如,周一和孙一离婚时,他们的儿子被判给了周一。然而,离婚后,周一对孩子不负责任,还有酗酒问题,经常对儿子实施暴力。当孙一看望儿子时,儿子表示希望跟随孙一生活。然而,周一不同意变更抚养权的请求,因此孙一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抚养权。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规定: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除了上述情况外,《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参考意见》还规定:对于年满六周岁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子女,人民法院处理抚养问题时,也可根据案情征求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人民法院征求未成年子女意见一般应单独进行,避免父母在场对子女选择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请求时,必须符合上述情形或其他正当理由,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方可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另外,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并不是申请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变更抚养权的合法性及方式

    抚养权的变更及其合法性。抚养权旨在保障孩子的生活和监护,变更需考虑孩子成长利益并尊重其意愿。变更抚养权可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进行,但强行带走孩子违法。处理擅自变更抚养关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抚养权的变更。

  • 未婚生下孩子,多年后男方家要孩子可以不

    抚养权的归属问题,涉及未婚生子多年后男方家要孩子的情况、离婚与抚养权的关系、继父母的抚养权以及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条件和流程。文章指出,抚养权的归属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解决,在考虑因素包括学历、工作、收入等保障子女成长和利益。变更抚养权需符合一定条

  •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当夫妻离婚后,一方或双方的生活水平、收入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要求。抚养权的变更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在案例中,法院会考虑孩子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实际抚养情况,孩子的意愿

  • 一方被羁押如何变更抚养权

    变更抚养权的法律途径和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当一方被羁押时,如何变更抚养权需考虑具体情况,只要符合特定条件,如无力抚养、虐待行为等,即可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离婚后,抚养权的决定应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决。女方在争夺抚养权时,可考

  • 自愿放弃孩子抚养权声明书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判定原则
  • 没能力抚养可以变更抚养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