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调解 > 法律规定离婚时“抢孩子”违法

法律规定离婚时“抢孩子”违法

时间:2023-03-1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595
导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离婚案件中的子女抢夺和藏匿行为的法律分析

一、对离婚中的子女抢夺和藏匿行为的重视

在离婚案件中,子女的抢夺和藏匿行为非常普遍。根据北京市海淀法院的分析,涉及婴幼儿抚养权争议的离婚案件中,双方互相“抢孩子”的情况高达60%。

这种行为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有的当事人甚至长时间无法见到孩子,而且在抢夺孩子过程中可能存在暴力行为。

此类案件对法官来说也非常棘手,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双方都想独占孩子,导致离婚案件久诉不决。

另外,子女的抢夺和藏匿行为会让他们一直处于动荡的生活环境中,与另一方的关系长期割裂,严重侵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当事人甚至为了避免孩子被抢走,剥夺了孩子的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

二、首次立法禁止离婚时的子女抢夺和藏匿行为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通过并开始施行。新修订的法律明确规定了离婚时的子女抚养问题,其中第24条规定:离婚时,父母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这是首次针对离婚争夺子女问题的立法,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法律的明确规定禁止了离婚期间因争夺抚养权而抢夺或藏匿孩子的行为。

三、对于被抢夺和藏匿子女的应对措施

如果你是孩子被抢走的一方,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规定的“父母离婚时,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方存在过错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注意收集证据。如果对方采取暴力抢夺孩子,可以报警寻求帮助,出警记录及笔录等可以作为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即使对方暂时藏匿孩子,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如果子女长期与你共同生活,对方抢夺孩子反而破坏了子女的稳定生活环境,加上可能存在的暴力行为,法官更有可能判决将抚养权归属给你。

其次,可以申请行为保全措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申请诉讼行为保全的当事人会越来越多。根据2018年的广东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指引,如果当事人因对方抢夺、转移、藏匿未成年子女而申请行为保全,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对方交出孩子,或者禁止其再次抢夺孩子。在申请行为保全时,需要提供基本证据。如果对方不悔改,继续抢夺、藏匿孩子,人民法院可以对其罚款或拘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 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

  • 律师诊断:法院调解的法律效力和拒签调解书的后果
  • 判决或调解离婚后是否需要去民政部门登记
  • 司法改革下的法官与律师职业互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