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海淀法院对涉及婴幼儿抚养权争议的离婚案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事人之间相互争夺孩子的情况高达60%。
在处理离婚案件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当事人长时间无法见到孩子的情况,这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伤害。
举例来说,有些人的配偶不仅把孩子藏起来,甚至还威胁他们,导致他们无法与孩子见面。
这种行为对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实践中,这种案件非常棘手,法官也感到头疼。
尽管我们一直倡导理性争夺抚养权,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都想独占孩子,一旦矛盾激化,双方将采用各种手段争夺孩子,导致离婚案件拖延。
另一方面,离婚争夺孩子导致孩子一直处于动荡的生活环境中,与另一方的关系长期割裂,严重侵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些当事人为了防止孩子被另一方抢走,甚至不让孩子上学,从而剥夺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和人身自由权。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通过并开始施行。
新修订的法律主要涵盖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等六个方面,着重解决了性侵未成年人、校园霸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对于婚姻继承律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该法律第24条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应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和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这是针对离婚争夺子女问题的首次立法。
法律明确规定,父母在离婚期间不得因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抢夺或藏匿孩子。
尽管之前已有相关法律对此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没有像这部法律一样明确禁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因此这条法律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首先,如果你是孩子被抢走的一方,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规定的“父母离婚时,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方存在过错行为。
在此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注意收集证据。
如果对方抢走并藏匿孩子,应保持冷静,注意收集保存证据。如果对方采取暴力抢夺孩子,可以报警寻求帮助,警方记录和笔录等可作为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
此外,即使对方暂时藏匿孩子,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如果子女长期与你共同生活,对方抢走孩子反而破坏了子女稳定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对方在抢夺孩子过程中可能存在暴力行为,法官更有可能判决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你。
第二,申请行为保全措施。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施行后,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会申请诉讼行为保全。早在2018年,《广东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指引》就已经作出相关规定:当事人因对方抢夺、转移、藏匿未成年子女而申请行为保全时,人民法院应责令对方交出孩子,或禁止其再次抢夺孩子。
在申请行为保全时,还需要提供基本证据。如果法院做出行为保全裁定后,对方仍然抢夺或藏匿孩子,人民法院可以对其罚款或拘留。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