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 > 遭遇家暴的应当知道这2点

遭遇家暴的应当知道这2点

时间:2023-06-01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888
导读:常见的证据包括受伤后的伤情照片、去医院治疗的记录、报警的相关记录、现场或者施暴者承认家暴的录音录像、村/居委会及妇联等机构的证明、证人证言以及施暴者的保证书等等。

如何在家暴案件中取证

案例简介

小李和小芳是相亲认识,在交谈过程中,小李给小芳一种成熟稳重、老实敦厚的感觉,给小芳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随着了解的增加,两个人顺理成章的成了男女朋友。经过3年的交往,小李和小芳步入婚姻的殿堂。刚结婚时,他们的婚姻和其他新婚夫妻一样恩爱,小李也表现出了好丈夫的样子。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小李开始酗酒并对小芳进行家暴,导致小芳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严重伤害,最终小芳决定起诉离婚。

律师分析

家暴案件常常具有隐蔽性,很难取证,因此常常被忽视。下面简单梳理一下在家暴案件中如何取证。

一、遭遇家暴后可用于证明家暴的证据

常见的证据包括:1. 受伤后的伤情照片;2. 就医记录;3. 报警记录;4. 施暴者承认家暴的录音录像;5. 村/居委会及妇联等机构的证明;6. 证人证言;7. 施暴者的保证书等。

二、取证的注意事项

(1) 遭遇家暴后一定要报警,即使当时无法报警,事后也可及时报警,以便留存报警记录、警察笔录、伤情鉴定报告、告诫书等证据材料。报警时最好拨打110,以确保报警记录留存。(2) 遭遇家暴受伤后要及时拍照,拍照时除了拍照受伤的部位,还要将伤者的脸部也拍进去,以证明关联性。(3) 遭遇家暴后要及时就医,如实说明受伤原因,并妥善保存病历本、诊断证明、诊断报告、住院病历、相关票据等就医材料。(4) 现场的录音录像往往难以取得,但如果配偶有家暴倾向,可以在家中安装摄像头,或在暴力发生时尽量往有摄像头的公共场所逃跑。此外,可以提前准备,取得施暴者承认家暴的录音录像。(5) 遭遇家暴后应积极寻求亲友帮助,知情人可以作为证人作证。还可以寻求居(村)委会、施暴者单位、妇联、学校等机构的帮助,并取得相关机构的证明作为证据。遭遇家暴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离婚是遇到家暴的最好办法,及时止损,不给渣男对你造成二次伤害的机会。有人会问“家暴离婚,法院能判离吗?”当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通过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先进行调解。我国高度重视家暴行为,立法不断完善,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社会。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上受到温柔的对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暴如何应对:合法途径及相关法律知识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 一、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

    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和家庭暴力的成因。受害者可通过调解、行政处罚、离婚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法律支持。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生活压力发泄、社会环境影响、传统男权文化影响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 家暴是否包括对儿童的打骂?

    家庭暴力的定义、多样形式以及如何判断家暴的程度。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法律对家暴有明确规定,如《婚姻法》将禁止家庭暴力上升为基本原则,并将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同时,对家暴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也做出了规定

  • 家庭暴力咨询电话查询

    家庭暴力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当家庭成员遭受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虐待时,他们有权利报警求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单位有劝阻和调解的责任,公安机关则负责制止此类行为。受害者提出请求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法律规定对施暴者进行行政处罚。

  • 身体暴力
  • 家庭暴力的刑事责任
  • 语言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