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遭遇家暴全职太太如何保护自己

遭遇家暴全职太太如何保护自己

时间:2022-10-2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936
导读:一、报警举报对方故意伤害或者虐待自己,警察的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二、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三、提起离婚诉讼。

全职太太遭遇家庭暴力的法律保护措施

引言

最近全职太太遭遇家庭暴力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然而讨论大多集中在经济补偿和再就业等问题上。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来自枕边人的家庭暴力所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比生活中的焦虑和抑郁更加深重。许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全职太太表示,她们再也不会选择结婚了,因为除了身上明显的伤痕外,她们还承受着严重的精神创伤。有人甚至表示,当看到陌生男性抬手打电话时,她们的心会突然紧缩,仿佛又要被打一样。家庭暴力永远是一个令人沉痛的话题,对于遭遇家暴的全职太太来说,往往很难在丈夫控制的环境中逃脱,尤其是她们没有工作,只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忍受丈夫的情绪、愤怒甚至暴力。那么面对家庭暴力,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一、报警举报

如果遭受家暴,我们可以向警方报案,举报对方故意伤害或虐待自己,并将警察的询问笔录作为证据。此外,我们还应注意不要进一步激怒施暴者,作为全职太太,我们处于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应尽可能减少自身受到的伤害。如果我们被对方殴打后,经鉴定符合轻伤以上标准,或者遭受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我们可以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

二、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我们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如果被对方恐吓、威胁,还可以让公安机关、居委会、村委会等代为申请。一旦我们成功申请到保护令,施暴者将被强制搬离家庭,禁止骚扰和跟踪我们,违反保护令的行为将受到罚款或拘留的处罚。保护令具有强大的法律效力,并且已经有成功的申请案例,如果需要法律帮助,可以与我们联系。

三、提起离婚诉讼

对于存在家庭暴力倾向的人,他们往往难以悔改,与其继续与对方生活在一起,与其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提起离婚诉讼。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全职太太在家庭中承担较多责任的情况下,可以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此外,由于对方存在家暴行为,我们还可以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方面,法院也会倾向于支持无过错方。因此,我们不应害怕离开这样的男人会无法生存,也不应盲目相信对方能够改过自新。

干货笔记:保全家暴证据的方法

1. 当事人的悔过书、保证书;2. 子女、家人、邻居的证人证言;3. 向公安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妇联组织、庇护所、村委会等寻求救助的记录;4. 报警记录、警察的询问笔录;5. 就诊的证明、报告,如病例、X光片等;6. 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

结论

现代全职太太面临着许多焦虑,她们需要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而且没有休息的时候。她们担心与丈夫逐渐失去共同话题,担心被社会淘汰,再就业也非常困难。生活已经变得苍白无力,难道还要在家庭暴力中生活吗?我们希望那些遭受家暴的女性能够更加果断,希望施暴者能够重新找回人性。

相关标签: 被家暴了怎么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暴起诉离婚的证据收集

    家暴起诉离婚中的证据收集与认定问题。受害者在面临家暴时应拍摄受伤照片、保存医院证明和伤情鉴定报告,并让邻居或居委会的人提供证言。遭遇家暴时应及时报警,多次报警以收集更多证据。遭遇家庭暴力可采取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等措施,法院在必要时可判决离婚并要求赔

  • 离婚后能否就家暴提起损害赔偿

    离婚后能否就家暴提起损害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无过错方在离婚后因家暴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登记后一年内提出,并在司法实践中遵循一些原则,如必须同时提起离婚诉讼,或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

  • 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 家暴离婚财产分割的方面

    家暴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在离婚过程中,应遵循双方协商、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给予补偿以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来处理财产分割。对于家暴行为导致的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获得更多的财产份额,并在财产分割时得到适当照顾。同时,过错方应向无过错方支付民事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 家庭暴力典型个案
  • 内地居民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