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 > 离婚时股东权能分吗

离婚时股东权能分吗

时间:2024-05-0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94

离婚时股东权能分吗

一、股东权作为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

夫妻离婚时,涉及到一方或双方作为公司股东所享有的权利是否可以被视为共同财产并进行分割,这是近年来我国离婚诉讼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夫妻任何一方以个人名义投资开办有限责任公司,并且投资金来自夫妻共同财产,那么这笔投资一旦用于公司成立,就意味着该财产已经从家庭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不再属于家庭财产,而是属于公司的资本金。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股东的投资属于公司的资产,而不属于股东个人。因此,一旦资金投入公司,个人资产在公司中或称公司有个人资产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因为公司资产是法人财产,而不是合伙财产。股东和投资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利益:一是根据公司章程的权益分配方案获得利润;二是享受股东在经营方面的权利。

因此,在离婚案件中,将投资款确认为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并进行分割,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这部分财产属于股东投资,而不属于股东个人财产,因此在离婚时不能作为夫妻财产进行分割。然而,作为股东的夫妻双方对这部分财产享有权利。

二、处理离婚时的股东权

首先,应坚持维护股东利益的原则。股东对公司享有经营管理权和获取回报的权利,不应因为夫妻任何一方未实际参与经营管理而剥夺其作为股东所享有的权利。

其次,应坚持夫妻作为共同出资者股东权利平等的原则。夫妻在享有权利方面应平等对待,这些权利是作为股东对公司所享有的权利。

最后,应坚持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原则。在离婚时,不应轻易解散公司。对于离婚并不导致公司解散的情况,应根据双方的经营意愿、经营能力、公司实际由哪一方经营以及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原则,判决公司由双方共同继续经营或由一方取得经营权并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对于共同经营的情况,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管理模式,判决一方自动参与到管理层或维持现有的管理状况。如果判决由一方经营,那么取得经营权的一方应该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由于不能对公司财产进行分割,可以采用以股东权置换财产的方式进行补偿。所谓以股东权置换财产,是指公司的另一方股东将其对企业享有的经营管理权份额出让给他人,并获得相应补偿的产权处置方法。夫妻双方在企业中享有平等的经营管理权,离婚时,法院可以判决一方将其经营管理权的份额以折价的方式转让给另一方,并由另一方支付相应的对价。为此,应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公司的总资产和债务,只有扣除债务后的净资产才能作为补偿的依据。这种补偿方法类似于公司解散时的资产处理,但又有所不同:这种补偿不是分割财产,而是一方取得经营管理权后以自己的财产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公司的资产并不因此减少。在进行以股东权置换财产时,对公司资产的评估与公司解散时的资产评估不同。后者是为了处理公司资产而进行的评估,并对公司资产的处理产生效力;而前者是为了补偿股东权的转让方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并不实际影响公司资产状况。

对于夫妻离婚时共有股东权的处理,可以考虑以下方式:在夫妻双方离婚时,法院首先对股权进行确认,根据法律判定股权是否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投资所获得的权利,并在做出离婚判决时确认这一点,将夫妻一方注册登记的股东权利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股权。其中一方享有股东的决策权,而双方都享有收益权。确认这种权益后,离婚后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张股权所产生的利益,这是离婚后共有股东权所衍生出的一项财产性权利。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夫妻双方的股权,又解决了在离婚时分割股权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及如何识别公司人格混同问题。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责任,包括组织机构、经营业务和财产方面的混同情况需注意。要辨别公司人格混同,可通过查询企业信息、收集交易信息等方式寻找证据。对于债的混同风险,可要求对方提供充分保证并及时

  •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是不是有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

  • 公司股东出资比例纠纷范文
  • 母公司和控股股东的区别
  •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