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看是否有遗赠扶养协议或者遗赠,若有则就按照协议或遗赠办理。若都没有,那么财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一)遗产必须是财产。其中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消极财产即债务。遗产不能是人身权及身份等,
这是由现代民法典作为财产继承而决定的,此与古代社会的宗祧继承制相区别。
(二)遗产必须是死者生前所有的合法财产。这里的所有是广义上的所有,既包括作为物权的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又包括死者生前享有的债权,还包括知识产权、股权等各种复合权中的财产权利部分。
(三)遗产必须是非专属于死者自身的财产。有些财产依其人身专属性不具有可继承性,因此不得继承。如养老保险金请求权,被保险人死亡后则该种权利归于消灭。
(四)遗产的形态不以死者死亡时遗留下的状态为限,从死者遗留下的财产衍生出的财产或替代财产均为遗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方死亡,遗产按照遗嘱内容进行分配;没有遗嘱的,可以依法分配,也可以协商分配。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应当公证继承。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继承人低价变卖遗产对债权人债务清偿的影响。讨论了遗产变卖的价值与债权人或受遗赠人的利益关系,如果继承人串通买家低价出售遗产会导致债权人损失,并需承担赔偿责任。遗产的确认涉及合法取得方式、实际所有权、区分个人和共有财产等。最新资讯涉及遗嘱继承中的不同情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条件,包括遗赠方和扶养人的基本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取消或修改遗赠扶养协议的条件以及扶养人权利的保障措施。最后,文章指出了遗赠条款执行中协议无效的情况,强调了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重要性和目的。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时,双方应具备的条件及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遗赠方需有可处分赠与的财产,扶养人应有扶养能力,且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若扶养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扶养义务,遗赠方有权在生前取消或修改遗赠承诺。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遗赠条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意义和目的。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为保障遗赠人和扶养人权益而提供的服务,旨在证明遗赠扶养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办理公证需遵循老有所养、平等自愿等原则,并提交相关证明和材料。遗赠扶养协议保障主要体现在协议形式和法律保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