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公证继承顾名思义就是到公证处,前往公证处由公证处办理手续进行遗产继承。法院继承是通过一方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判决或调解的方式继承。
1、处理机构不同。公证处是事业单位,而法院属于司法机关,两者地位不同。
2、两者收费不同。一般来说公证继承的收费是2%,法院收费相对就比较复杂,主要依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收取,继承案件主要根据财产的多少收取。另外就是法院调解结案的,诉讼费减半收取。
3、到场人员有所区别。公证必须所有继承人全部到场,而法院诉讼则不强制要求,可以不出庭也可以委托律师出庭。
4、对于是否需要律师不同。材料齐全的,无论是公证还是法院诉讼都可以不聘请律师。但是如果材料不全,无论是公证还是法院诉讼都要聘请律师。
5、对于遗产的范围和资料要求不同。公证对于遗产材料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于遗产范围的框定更加严格,公证不能仅继承部分遗产,对于继承人范围的确定也更加严格。法院诉讼则仅对起诉的争议遗产进行处理和继承,法院对于遗产范围的确定没有那么严格,特别是银行存款以及股票等变动资产要求不是很严格。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没有公证遗嘱,也可以选择公证继承。
6、后续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公证继承手续办理后需要继承人分别到各个遗产所在地去办理继承,而法院诉讼继承的,如果有人不能到场或不配合可以选择法院强制执行(当然法院强制执行会产生执行费)。另外就是法院继承一般后续产生争议的可能性比较小。
1、办理遗嘱公证,每件收费150—200元。
2、保管遗产,由双方协商收费。
3、确认遗嘱效力,每件收费200—300元。
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办遗嘱公证由立嘱人持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到户籍地的公证机关办理,如行动不便,也可邀请公证员到立嘱人住地办理。生命垂危时立嘱,应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公证人证明,公证机关可在审查其合法性后,予以确认公证.公证员对遗嘱有保密义务.进行遗嘱公证,可向立嘱人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即其在生前按自己的意志,处分其财产,对预防和减少纠纷都有积极的作用。
办理遗嘱公证,由遗嘱人住所地或遗嘱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受理。
办理遗嘱公证,申请人应亲自向公证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在我国的继承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其实对于被继承人的遗产来说,继承人继承的方式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继承等,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继承方式效力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的继承方式之间适用的顺位也是不同的。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随着《民法典》的生效,车牌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为它只是车辆的标识,属于许可证。而机动车作为一种财产,可以继承。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各种财产和法律允许的所有生产资料等。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财产不得继承。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民法典》生效日期下老人遗产的分割问题。首先提及《民法典》替代了原先的《继承法》,并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遗嘱规定继承;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无则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