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股东组成的清算组是否有效
时间:2024-10-2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少数股东组成的清算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背景
2000年7月,陈某、陆某等11人共同出资成立某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60万元。2004年10月,公司因违反《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的规定,被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5年5月22日,公司召开股东会,以陈某为首的一派股东(占公司股份的62%)决定由陈某、王某等三人组成清算组,并于5月27日以公司清算组的名义通知了全体股东。陆某等四名股东则认为这样的决议损害了自身的股东权益,故将另七名股东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宣告股东会决议无效。
争议
由于公司法对清算组如何组成没有明确规定,对于该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清算组组成人员的表决并不适用公司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进行清算及成立清算组是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并无违法之处,故原告要求法院判令宣告股东会决议无效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
笔者观点
笔者对此存在不同的观点,认为少数股东组成的清算组无效。理由如下:
第一理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难题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有限责任公司难有主管机关或主管部门,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了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规定。然而,这一规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第二理由:清算组人选的不确定性
由于主管机关未明确界定,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针对人数众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特别规定了“由股东大会确定其人选”。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则规定了“由股东组成”,这就表明清算组的人选并不需要股东会确定,公司是被清算的客体,全体股东则属于当然的清算组成员。从立法精神看,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义务人应是全体股东。
结论
股东会决定由股东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本无可非议,但股东会对清算组成员的确定有失公允。在本案中公司股东早已形成两派,如果其中一方股东无法享有参加清算组的权利,那么,就很难保障其剩余财产的分配权利,故法院依法予以宣布无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公司注销后产生的合同纠纷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可以起诉原股东。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申请公司注销前需进行清算,并准备相关文件,如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等。不同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提交不同文件,违反规定的公司需
-
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股东变更的相关法律程序和要求。其中提到,股东变更不需要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内容,只需前往工商局办理手续。公司变更股东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委托证明等。涉及股权转让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并依照不同的转让方式提交不同的材料。整体上,变更股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涉及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包括背景、协议内容、股权的转让、甲方与乙方的声明、股东权利义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
-
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
有限公司股东和股份公司股东的权利。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知情权、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等,股份公司股东享有与有限公司股东相似的权利,如知情权、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会议的权利等。两者在行使权利时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在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和要求清算方面。
-
公司解散诉讼中的财产冻结问题
-
股东会议纪要范文
-
公司注销了银行公户还能打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