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继承声明必须由本人签署,其法律效力如下:
继承人应以书面形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若以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但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则也应认定为有效。
继承人应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表示放弃继承。若在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则不再是放弃继承权,而是放弃所有权。
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进行中,若继承人反悔放弃继承,人民法院将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若在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反悔放弃继承,则不予承认。
放弃继承的效力可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
房产继承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将被继承人遗留的房屋所有权及其土地使用权转移归继承人所有的法律行为。房产继承属于所有权及使用权继受取得方式的一种。为符合法律规定,房产继承应先到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手续,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
书面方式是基本的放弃继承权方式。被放弃的遗产将由其他继承人继承。若没有其他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继承权已丧失,则遗产将收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
放弃继承以书面方式表达更为慎重,有利于稳定被放弃遗产再转移的法律后果。实践中,书面方式放弃继承的情况包括:
(1) 到公证机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文书;
(2) 亲自书写放弃声明书;
(3) 写信给其他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意见。
口头方式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向其他继承人口头表示放弃继承的意见。在诉讼中,继承人口头表示放弃继承时,需要制作笔录并由放弃继承的人签名。
继承权具有两种涵义,包括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
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法律规定或遗嘱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即享有客观意义上可能性继承权。
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指当法定条件(即一定的法律事实)具备时,继承人已经拥有被继承人遗产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予其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
放弃继承权可以通过书面表示或口头方式实施。这是一种单方面的法律行为,继承人必须自行书写放弃申请,放弃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配之前提出才有效,否则将被视为无效,继承人不能放弃继承权。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包括继承权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情况。继承权之丧失是因为继承人犯有罪行或违法行为而取消其继承权。文章还讨论了遗嘱的定义,即自然人生前处分财产及安排事务,并在死亡后产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继承法中关于继承权丧失
放弃继承权的可撤销性问题。放弃继承权是一项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的民事行为。一旦放弃并得到其他继承人认可,继承权通常不可撤销。恢复继承权需经法院决定,并且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表示。放弃继承权的决定必须是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继承人真实意思表示,采取欺骗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1124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时,可以不进行强制公证,但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声明。如果没有声明,将被视为接受继承。同样地,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60天内必须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声明,否则将被视为放弃受遗赠。
另外,放弃不动产的继承权,需要进行公证。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