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自书遗嘱并不要求必须指定委托执行人。委托执行人是指有权按照遗嘱人意愿执行遗嘱的人。遗嘱是遗嘱人对个人财产进行处分的民事行为,只能涉及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的处置。如果遗嘱人在遗嘱中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该部分内容应视为无效。
1. 遗嘱中指定的遗嘱执行人;2. 遗嘱中未指定遗嘱执行人,或者指定的人患有重病、丧失行为能力、拒绝接受指定等情况,无法执行遗嘱的,应由全体法定继承人作为遗嘱执行人;3. 遗嘱人未指定遗嘱执行人,也没有法定继承人,或者虽有法定继承人但无法承担遗嘱时,遗嘱应由遗嘱生前所在单位或继承开始地点的基层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执行。
从上述后两种遗嘱执行人的情况来看,立自书遗嘱时可以不指定委托执行人。在遗嘱人未指定委托执行人的情况下,可根据上述后两种情况确定执行人。
1. 有效的遗赠协议会导致遗嘱中对遗赠协议已处分财产的处分失效,但不会影响对遗赠协议中未处分财产的处分有效性。
2. 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精神病患者、已满六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限制行为能力人等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同时,如果立遗嘱时遗嘱人无行为能力,后来恢复了行为能力,所立遗嘱仍然无效;如果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会影响遗嘱的效力。
3. 受到胁迫或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但在实践中很难证明,尤其是在立遗嘱人已故的情况下,他人若想通过诉讼认定遗嘱无效,必须提供足够符合法律形式要求的证据。
4. 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导致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或部分灭失的,遗嘱被视为撤销或部分撤销,不会产生法律效力。
5. 遗嘱人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处分也会导致遗嘱无效。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未经其他继承人同意擅自处分夫妻另一方的遗产,导致该遗产的遗嘱或遗嘱中的部分内容无效。
因此,立自书遗嘱时并不一定需要委托执行人。遗嘱中对财产的处分超出了立遗嘱人的处分权范围,将导致遗嘱失效。在受到胁迫或欺骗的情况下所立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也不受法律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
遗嘱对私生子的财产继承问题。私生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财产,但遗嘱需遵循《继承法》规定,为缺乏劳动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判断继承人是否符合这一标准的时间点是遗嘱生效时,且具体标准在我国继承法中存在模糊性,给实际操作带来难度。对于不同人群
王先生的遗嘱是否有效的问题。王先生将房产赠与妻子赵女士的书面遗嘱已经成立并完成。然而,小青提供的代书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因此不能被认定为有效遗嘱。最终,小青的继承请求无法得到法院支持。
遗嘱的定义和法律特征,包括单方法律行为、预期法律后果、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以及代理的不适用等。同时,文章也详细描述了遗嘱的撤销方式和效力,包括书面明示、立新遗嘱方式变更或撤销等。此外,还介绍了有权申请撤销遗嘱的情况以及遗嘱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