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探讨是否应当废除所谓“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时,要注意以下与“干股”有关的法律问题:首先,“干股”并不是一种实际出资行为,而是按照相应比例分取红利;其次,“干股”的持有人并不实际履行股东的有关权利义务,不参与公司的实际运营与控制;最后,“干股”持有人一般不会承担股东的风险。如果公司资不抵债,或者出现了需要由股东对外承担责任的情形,“干股”持有人一般都是不直接对外承担责任的。
“干股”有多种表现形式,举其要者,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权力“干股”: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掌握某种公共权力的人股份;
(2)管理“干股”: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公司管理者股份;
(3)技术“干股”: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公司技术骨干或某种技术诀窍掌握者股份;
(4)信息“干股”: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为公司提供经营信息的人股份;
(5)员工“干股”:公司无偿送给公司员工的股份;
(6)亲友“干股”:公司股东无偿送给其亲友的股份。
我所温馨提示:
即使“干股”持有人不实际出资,在法律意义上,他仍需对外承担责任。“干股”持有人持有该公司股权的情况一旦被工商部门登记,则具有对外公示的法律效力尤其是在公司资产无法清偿债务的情况下,需要追查各股东的实际出资情况,或者以出资额要求各股东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只要工商登记了股东信息,不管是否为“干股”持有人,都需要对外承担责任。很多人在获得“干股”的情况下,只关心分红情况,根本不会主动关心公司的运营状况,等到公司资不抵债时,再想脱身就比较困难了。
以上是“干股”涉及的主要法律风险,建议大家在“干股”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性,“干股”虽好,且行且谨慎!
虚假出资减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虚假出资行为涉及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照法定要求交付货币、实物或转移财产权,严重者可构成虚假出资罪,受到刑法处罚。文章还阐述了立案追诉标准,包括虚假出资数额、抽逃出资数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明确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公司和股
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与诚信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董事以公司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得追求个人或他人利益;诚信义务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平衡公司利益、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虽然两者有重合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董事在行动时需遵守这两项义
在一人有限公司执行阶段如何追加股东责任的问题。依据《公司法》和最高法院相关规定,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无法证明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相互独立,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逃避责任。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限制于他们的出资额。如果出资未缴清,股东需继续履行出资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根据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同时,《公司法》规定了股东需承担直接责任的特定条件,如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并损害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