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程序,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而不是股东个人。
股东会通过投票行使权力,法人代表是经股东会或董事会选举产生的。法人代表负责行使公司法定职责,并向股东会或董事会负责。在股东会中,所有事务都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投票表决。股东会的表决权不是根据人数多少,而是根据股份比例行使的,也就是说控股股东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如果公司没有董事会,股东会就成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关于公司权力的大小问题,需要做出以下区分:
从法律上讲,大股东是公司的最大所有者。
法人代表不一定是大股东,甚至不需要是股东。法人代表是经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是一个法人实体,而法人代表就是这个公司在社会和法律上的代表人。
因此,就权力的大小而言,所有权控股者最大,而公司行政权力的代表人最大。根据公司法赋予法人代表的权力,只要不是需要经过股东会同意的公司经营管理事项,法人代表都有权做出决策。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成为法人代表后,其个人身份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由法人承担。然而,如果法人代表行使与其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责任将由其个人承担。如果法人代表违法法律法规行使代表权力,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了六种情况:
2. 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3.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
4.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
5. 变更、终止时不及时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
6. 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这些非法行为仍由法人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因此引起的其他责任不会免除,可以受到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如果构成犯罪,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然,法定代表人也有以下权利:
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当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特殊情况下,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需经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关严格审核。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只要不是需要经过股东会同意的一切公司经营管理事项,法人代表都有权做出决策。
普通股股东与债权人在公司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与关系。普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各自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司清算过程中,他们的权益也是独立的。债权人主要关注债务人履行义务的情况,而普通股股东则关注公司运作及资产分配。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的相关法律依据和投资权益归属争议。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的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若有效,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若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可主张权利。同时,隐名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资格需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除斥期间的概念及其在民法中的应用。除斥期间指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存在的期限,若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将导致权利的消灭。关于除斥期间在公司的应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或章程,股东可请求法院撤销。另外,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能否办理股东变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变更不属于经营活动,因此企业被吊销执照后可以进行股东变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清算程序、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后果以及公司丧失的权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