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程序,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而不是股东个人。
股东会通过投票行使权力,法人代表是经股东会或董事会选举产生的。法人代表负责行使公司法定职责,并向股东会或董事会负责。在股东会中,所有事务都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投票表决。股东会的表决权不是根据人数多少,而是根据股份比例行使的,也就是说控股股东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如果公司没有董事会,股东会就成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关于公司权力的大小问题,需要做出以下区分:
从法律上讲,大股东是公司的最大所有者。
法人代表不一定是大股东,甚至不需要是股东。法人代表是经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是一个法人实体,而法人代表就是这个公司在社会和法律上的代表人。
因此,就权力的大小而言,所有权控股者最大,而公司行政权力的代表人最大。根据公司法赋予法人代表的权力,只要不是需要经过股东会同意的公司经营管理事项,法人代表都有权做出决策。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成为法人代表后,其个人身份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由法人承担。然而,如果法人代表行使与其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责任将由其个人承担。如果法人代表违法法律法规行使代表权力,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了六种情况:
2. 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3.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
4.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
5. 变更、终止时不及时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
6. 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这些非法行为仍由法人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因此引起的其他责任不会免除,可以受到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如果构成犯罪,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然,法定代表人也有以下权利:
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当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特殊情况下,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需经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关严格审核。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只要不是需要经过股东会同意的一切公司经营管理事项,法人代表都有权做出决策。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定义及与股东的关系。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发起人的定义,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台湾观点以是否签名盖章于章程作为发起人标准,我国大陆则强调发起人在发起人协议上的签名及实际参与公司设立行为。同时,对于发起人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保护交易安全,
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原始股是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被视为盈利机会。购买原始股需注意承销商资格、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股票用途、企业负债情况、溢价发售比例和预测分红股利等方面。投资者应避免集中投放,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企业法人章程的要求和内容,包括章程应包含的基本事项和联营企业法人的特定内容。还介绍了某一研究院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
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起人的资格多样化,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一些金融机构不能作为其他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样的规定旨在促进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符合国情和国际接轨